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法曲献仙音的意思、法曲献仙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法曲献仙音的解释

词牌名。本为 唐 代法曲。 宋 柳永 、 姜夔 、 周邦彦 等有《法曲献仙音》词。双调,自八十七字至九十二字不等,共有六体。参阅《词谱》卷二二。此调异名有 宋 周密 《献仙音》及 姜夔 《越女镜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法曲献仙音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主要包含两层紧密相关的含义:

  1. 唐代宫廷法曲名:

    • 释义: “法曲”指唐代宫廷燕乐中风格清雅、部分源于宗教或西域音乐的一类乐曲,区别于风格热烈的“胡部新声”。“献仙音”是其中一首著名法曲的名称。它通常用于宫廷典礼、宴飨等庄重场合,以器乐演奏为主,风格典雅飘逸,意境超凡脱俗,有“仙乐”之感。
    • 来源与背景: 唐代是法曲发展的鼎盛时期,唐玄宗李隆基曾于长安设立“梨园”,亲自教授法曲。《霓裳羽衣曲》是最著名的法曲之一,而“献仙音”亦属此类。其音乐特点融合了中原清商乐、西域音乐及可能的道教音乐元素,追求清丽、空灵的艺术效果。
  2. 南宋词牌名:

    • 释义: 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号白石道人)依据唐代法曲《献仙音》的曲调,创制了同名的词牌。他将古曲的旋律重新整理、填词,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词体格式。
    • 词体特征: 姜夔的《法曲献仙音》词牌有其特定的格律要求(双调,九十二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其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感时伤逝或描写清幽之境,风格清空骚雅,与其音乐渊源一脉相承,体现了文人词追求高雅的艺术趣味。
    • 代表作品: 姜夔本人创作有《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等词作,成为这一词牌的典范。此词牌后为其他词人所沿用。
    • 价值: 姜夔的《法曲献仙音》词牌及其作品,不仅是他个人“自度曲”(自创曲调)的代表作之一,更是研究唐宋音乐流变、词乐关系以及南宋文人词风的珍贵实例。其旁缀的工尺谱(见于《白石道人歌曲》)是现存极少数能反映宋词歌唱原貌的音乐史料之一。

“法曲献仙音”一词,既指唐代宫廷中一种风格清雅脱俗的特定法曲乐曲,也指南宋姜夔依据此乐曲创制的、具有特定格律和艺术风格的词牌名。它连接了唐代宫廷音乐与宋代文人词创作,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文学史(词学)的重要文化符号。

主要参考来源:

  1. 《中国音乐词典》及相关音乐史研究: 对唐代法曲的定义、特点及《献仙音》曲名的记载与分析。(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撰的相关条目)
  2. 《词学大辞典》、《唐宋词格律》等词学工具书及研究著作: 对“法曲献仙音”作为词牌名的起源(姜夔自度曲)、格律规范、代表作品及文学价值的阐述。(例如:马兴荣等主编《词学大辞典》,龙榆生《唐宋词格律》)
  3. 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及研究: 原始文献来源,包含《法曲献仙音》词作及旁谱,是理解该词牌音乐与文学双重属性的核心依据。(可靠来源如:古籍影印本或权威校注本,例如:书格 - 白石道人歌曲中国基本古籍库 等专业数据库收录的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法曲献仙音”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作为词牌名(主要用法)

  1. 起源与性质
    本为唐代法曲(宫廷雅乐的一种),后演变为宋词词牌。宋代柳永、姜夔、周邦彦等词人均以此调创作,内容多咏物抒怀,如王沂孙的《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借咏梅寄托故国之思。

  2. 词体结构
    属双调词牌,字数在87至92字之间,共有六种变体。别名包括《献仙音》《越女镜心》等。


二、作为成语(引申含义)

形容音乐优美如仙乐,动人心弦。


补充说明

若需具体词作分析或更多词例,可参考《词谱》或宋词选集。

别人正在浏览...

卑弊惨阳棽棽赤凤来充忍滴漉东牀娇客短发端溪恶煞反潜机翻山越岭风扇風駟付合浮慧干法割据观眺谷根合分红绫餤黄采回涨家叔假托锦归竟至开厨孔雀东南飞口腹之累略知皮毛领工龙旂露网车梅月盟约篾巴孽相鹏蝨平妥秦始皇起义纴器丧榜三条路三字经傻乐蛇鬼升起石床水宿风餐谭柄龆龄涂笋外体王忾窝刀侠拜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