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斧的意思、科斧的詳細解釋
科斧的解釋
蠶桑工具之一種。用于砍除桑樹繁枝。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蠶具·科斧》:“科桑持野斧,乳濕新磨刃,繁枿一去除,肥條更豐潤。”
詞語分解
- 科的解釋 科 ē 動植物的分類單位:獅子屬于貓科。槐樹是豆科。 機關内部組織的劃分:科室。財務科。 學術或專業的類别:科目。學科。文科。外科。 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科舉。科甲。科第。登科。 判定
- 斧的解釋 斧 ǔ 砍東西用的工具,多用來砍木頭。古代亦用來作兵器:斧子。斧頭。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權、權柄)。 用斧砍:斧正(敬辭,請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鑿(a.斧子或鑿子;b.指文藝作
專業解析
"科斧"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工具書進行考釋。該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
本義與核心含義:斧柄與斧頭
- 此義項直接源于"斧柯"一詞的倒裝或變體。"斧柯"原指斧頭的木柄(柯),後泛指斧頭本身。
- "科"在此處通"柯",指斧柄。《詩經·豳風·伐柯》有雲:"伐柯如何?匪斧不克。"(砍斧柄啊怎麼砍?沒有斧頭不可能。)這裡的"柯"即斧柄。
- 因此,"科斧"可理解為斧柄與斧頭的合稱,或直接代指斧頭這一工具。此用法在古籍中較為罕見,更多是作為理解其他引申義的基礎。
-
引申義:法律制裁或刑罰
- 這是"科斧"在古代文獻中更為常見的用法,尤其是在涉及法律、政令或懲戒的語境中。
- "科"在此指法律條文、律令、科條(如"金科玉律")。
- "斧"象征刑罰、殺戮(如"斧钺"代指刑戮)。
- 故"科斧"引申指依據法律條文進行的制裁、懲罰,尤指嚴厲的刑罰或殺戮。例如,在描述官員執法或朝廷處置罪犯時,可能會用到此詞,意指"繩之以法"或"明正典刑"。
"科斧"一詞的核心在于"斧"的工具屬性及其象征的刑罰意義,結合"科"(柄或律法)構成複合詞。其具體含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
- 在指具體器物時,意為斧柄和斧頭,或泛指斧頭。
- 在指抽象行為時,意為依據法律進行的制裁或刑罰。
來源參考:
- 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辭源》(商務印書館)等權威工具書對"斧柯"、"科"、"斧"等字的解釋,并結合古代文獻用例(如《詩經》)進行綜合考釋。
- 因"科斧"為生僻詞,現代通用詞典收錄較少,其解釋需追溯至古代字書、類書及經典文獻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科斧”是古代蠶桑工具的一種,主要用于砍除桑樹的繁枝,以促進桑樹生長。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科斧(kē fǔ)是一種專用于修剪桑樹枝條的工具,通過去除多餘枝條使桑樹養分更集中,從而長出更肥潤的新枝。
-
曆史文獻記載
宋代詩人梅堯臣在《和孫端叟蠶具·科斧》中描述其用法:“科桑持野斧,乳濕新磨刃,繁枿一去除,肥條更豐潤。”。詩句強調了工具在桑樹養護中的實際作用。
-
功能與用途
主要用于蠶桑業中修剪桑樹,通過去除密集的枝條(“繁枿”)來優化桑葉産量和質量,屬于傳統農具的範疇。
-
結構與材質
雖未明确提及,但從“斧”字可推測其形制類似斧頭,可能為短柄金屬工具,便于精細修剪。
以上信息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農具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暧态八個字備史迸兵不定補過飾非步搖乘鸾女吃局馳意崇城春葩麗藻搓緊啖養洞達短局促雰霾副君甘露寺構火關谘挂星查哈叭狗何容桓楹彗勃匠黎譏谏進突濟世安民激作廥聚枯滅連書流幸美偲牡疝南僞膩玉旁壓力青肷情同魚水犬牙相制蘧然三達上賞聖姿飾官詩孫室徒四壁屬令堂試聽沉頹阘污史瞎鬼兒香水錢枭窂潇爽信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