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金堤 ”。
“金隄”是“金堤”的異體寫法,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作為地名的特指
三、延伸内涵
“金”在此非指黃金材質,而是比喻堅固、耐久的特性,常用于文學作品中強化堤防的雄偉形象,如柳永詞中“金堤如繡”。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古籍及詞典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可參考《漢書》《史記》等原始史料。
《金隄》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用金子鋪墊的堤壩。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金》和《隄》。
《金》的部首是“金”,共有8個筆畫。
《隄》的部首是“阜”,共有16個筆畫。
《金隄》這個詞源于《晉書·地理志二》:“江南春夏最忌西風,西風必暴雨,金隄隄若累矣。”在這裡,金隄意指用金子鋪墊的堤壩,用來形容堤壩雄壯威嚴。
《金隄》的繁體字為《金隄》。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些許不同,但《金隄》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河堤采用了金隄的建築方法,增強了堤壩的穩定性。
2. 這片土地常年洪水泛濫,急需修築一條金隄來穩固堤岸。
1. 金碧輝煌
2. 金裝玉琢
3. 隄守
1. 金堤
2. 金壩
3. 金岸
1. 水濱
2. 泥沼
3. 河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