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時燃艾蒿所生之香氣。《禮記·祭義》:“燔燎羶薌,見以蕭光,以報氣也。” 鄭玄 注:“光,猶氣也。” 宋 曾鞏 《賀熙甯十年南郊禮畢大赦表》:“是以蕭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
“蕭光”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祭祀場景中的香氣
原指古代祭祀時燃燒艾蒿産生的香氣,屬傳統禮制術語。
形容凄涼景象的成語
現代引申為描述寂寥、荒涼的場景,如草木凋零、光線暗淡的環境。
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原文或權威詞典。
《蕭光》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風聲和光亮充盈的景象。其中,“蕭”指的是風聲,而“光”指的是亮光。
詞語《蕭光》的拆分部首是“⽕”(火字旁),拆分筆畫共計12畫。
《蕭光》的繁體字形為「蕭光」。
古代人們在書寫《蕭光》這個詞時,通常會使用篆書或隸書的字體。篆書字形中的火旁較為明顯,字形古拙有力。
1. 黃昏時分,微風吹拂着林間樹葉,伴隨着蕭蕭的蕭光,大自然變得如詩如畫。
2. 在這個陰暗的洞穴中,一絲蕭光從洞口射進來,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蕭風、蕭瑟、青蕭、蕭索、照光、明光。
微風、輕聲。
狂風、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