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手持君主的文書。《周禮·夏官·虎贲氏》:“若道路不通,有徵事,則奉書以使于四方。”
(2).猶言緻書,給人寫信。如:謹奉書以聞。
“奉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èng shū,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手持君主文書
指恭敬地持有或傳遞君主的正式文書,常用于執行公務或傳達命令。例如《周禮·夏官·虎贲氏》記載:“若道路不通,有徵事,則奉書以使于四方”。
恭敬地緻信他人
指以謙遜态度寫信或呈遞書信,尤其用于對尊長或上級。如《後漢書》中提到,司徒侯霸曾“遣使奉書”給友人嚴光。
“奉書”兼具執行公務與表達敬意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奉書》指的是以敬意或尊重之情,向特定人或團體呈送的信函或文字作品。它是一種表達對對方尊敬和敬意的方式。
《奉書》的部首是“奉”,它由“大人貝”的結構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奉書》一詞源自古代的書信文化,用于表示向上級、長輩或尊貴人物提交書信或文字作品。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奉書」,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但整體意義保持不變。
1. 我希望能奉書給我的導師,表達我對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 他親自奉書給************人,希望表達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努力。
組詞:奉獻、奉行、奉養。
近義詞:呈遞、上呈、呈交。
反義詞:請示、咨詢、請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