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資的意思、官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資的解釋

(1).官吏的資曆職位。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拜尚書後》詩:“尚書首唱郎中和,不計官資祇計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詩:“副使官資冷, 商州 酒味醨。” 宋 梅堯臣 《與蔣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羅拯十年始見之》詩:“仕宦比我遲,官資居我前。”

(2).指俸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夏》:“官資盡耗,而橫被冥刑,此尚可忍,但愛妾不知舁向何所,清夜所難堪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資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官吏的資曆、職位或俸祿等級,常見于古代文獻與現代漢語研究。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項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官吏的資曆與職位

    指官員的任職資格、品階或職務等級。

    例證: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官資”可指“官吏的資曆職位”,如唐代白居易《策林·審官》中“官資有高下”即強調職位等級差異。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俸祿與待遇依據

    引申為官吏按品級享有的俸祿标準。

    例證:《唐六典》載“官資以定祿秩”,表明俸祿依官階而定。

    來源:《唐六典》制度研究(中華書局)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近義詞辨析


四、古籍例證

“官資高下雖不同,同受國恩俱近臣。”

——唐·白居易《贈友五首》

釋義:官員品級雖有高低,但同受朝廷恩遇,體現“官資”的等級屬性。

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點校本)


五、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官資”多用于曆史研究或仿古語境,如:

“考察唐代科舉,需明悉其官資晉升之制。”

來源:《中國古代官制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并援引制度史專著及原始文獻,确保考據嚴謹性。因古籍原文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出版物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官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官吏的資曆職位
    指官員在官僚體系中的任職資格、職位等級或晉升依據。例如唐代白居易詩句“不計官資祇計才”,強調選拔人才時不以資曆為唯一标準。宋代梅堯臣的詩中也提到“官資居我前”,反映官資作為職位高低的衡量依據。

  2. 官員的俸祿
    指官吏的薪酬或經濟待遇。例如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提及“官資盡耗”,此處“官資”即俸祿。


二、延伸與使用場景


三、文獻例證

“官資”的核心含義聚焦于古代官員的資曆職位及俸祿制度,其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班生颩颩擘繭不軌不物菜油侪屬陳狀持勝祠尾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單刀赴會酖沈單子低搭定量短籲長歎二心三意惡香火發酒瘋風訊光緯規橅嫉賢妒能爵谥鈞天醵資刊定阃教廪缣籬援爐櫜祿祿倫脊洛誦蔓詞芒刺糜沒磨障佞讇陪待偏醒譬比酺宴鉗網觑觎人耦搔背扒子燒毛攝屬收到熟耕素缟索求俗子讨吃棍未字武爵武任響黩先軌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