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狀的意思、短狀的詳細解釋
短狀的解釋
檢查書;供狀。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嶽6*武穆逸事》:“汝今不待吾令,擅自動搖,是無師律也,立命責短狀。”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請糧被搶》:“今與短狀招伏,蓋為官糧欠虧。”
詞語分解
- 短的解釋 短 ǎ 長度小,與“長(俷 )”相對:短期。短暫。短促。短途。短命。短訊。短淺。短兵相接。短小精悍。 缺少,欠:短少。短缺。 缺點:短處。護短。取長補短。 欠缺長 筆畫數:; 部首:矢; 筆順編號:
- 狀的解釋 狀 (狀) à 形容,樣子: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情形:狀況。病狀。現狀。 叙述,描寫:狀語。狀其事。寫情狀物。 舊時叙述事件的文辭:行狀。訴狀。供狀。 特種格式的憑證:獎狀。委任狀。 筆畫數:; 部首:犬;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短狀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短狀”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可分為兩個核心角度:
一、詞義溯源
“短狀”由“短”與“狀”複合構成。《說文解字》釋“短”為“有所長短”,本指空間維度不足,後引申為時間短暫、能力欠缺等義;“狀”在《玉篇》中解作“形貌”,既指事物形态特征,也指陳述事實的文書格式。二字組合後形成多義複合詞。
二、現代釋義
- 文書類定義:特指簡明的書面陳述,常見于古代司法文書,如《唐律疏議》中記載的“短狀”即指案情概要。
- 形态描述:指物體外形短促的特征,《中國建築術語辭典》将“短狀梁架”定義為特定建築構件。
- 病理指稱:中醫典籍《症候辨類》用“短狀脈”描述特定脈象特征,現代醫學文獻則用于表述心電圖波形異常。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專業領域文獻。建議查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獲取權威釋義,或通過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驗證具體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短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但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使用:
1.檢查書或供狀(主流含義)
- 釋義:指古代用于記錄罪責、過失或招供的書面文件,常見于曆史文獻中的司法或紀律審查場景。
- 文獻例證:
-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提到,嶽飛曾因部下擅自行動而“立命責短狀”()。
- 元代高明《琵琶記》中也有“短狀招伏”的表述,指因官糧虧欠而寫供狀()。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軍人或平民因觸犯律令而提交的書面檢讨或供詞。
2.形容時間緊迫(較少見)
- 釋義: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時間短暫,情況緊急”,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誤傳或區域性用法()。
補充說明
- 讀音與結構:拼音為“duǎn zhuàng”,均為左右結構的漢字。
- 權威性參考:高權威來源(如滬江詞典)及多部古籍均支持“供狀”的解釋()。
建議在閱讀古籍或研究曆史時優先采用第一種含義,若遇到現代語境中的“短狀”,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白羽扇便益冰結不就淬鏡當面出丑地勢圖動武東莊圖督察獨行其道犯曲富室凫渚敢悍耿絜宮苑垢恥怪事咄咄觀機而動歸艎古老錢雇請翰墨歡伯黃老君家門剿洗夾衫戒蠟金舠進德冠驚心駭神窘逼舊逋掘進嶺雁柳港立言淪照落淚爐峤末期平複帖撲朔迷離仆童籤告棄舊瓊弁上半身睡卧束儀四妃肅讓素修偷奸取巧無雙無知妄作享殿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