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登錄道籍的簿冊。《雲笈七籤》卷四:“天科以信質心,不得有闕,闕則違科,師奪玉童玉女,除落青簿玉名,移還 北酆 。”
“青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īng bù,其核心含義指道家登錄道籍的簿冊,主要用于記錄修道者的身份或修行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字義分解
該詞在道教經典《雲笈七籤》中有明确記載:“天科以信質心,不得有闕,闕則違科,師奪玉童玉女,除落青簿玉名,移還北酆。”。此處“青簿”指修道者的名籍,若違反戒律,将被除名并受罰,體現了其宗教約束意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雲笈七籤》等道教典籍原文。
《青簿》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官府民事行政案件的記錄、文書。在古代,官府辦案時,會将案件的經過、裁決等記錄在簿冊上,以便留存和參考。
《青簿》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青(靑)和簿(缶)。其中,青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表示顔色;簿是一個描述簿冊的字。
根據漢字的構造規則,青的筆畫數為8,簿的筆畫數為19。
《青簿》這個詞的出處較為模糊,具體來源暫無确鑿證據可以查證。但可以理解為古代辦案記錄的一種形式,與官府行政機構有關。
繁體字《青簿》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在一些筆畫的書寫上有所差異。
在古代,書寫方式有所變化,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青譜」。
1. 官府将案件的詳細情況都記載在一本青簿上。
2. 公司的銷售記錄被整理成一本青簿,以便于日後的審查。
1. 青簿紅箸:指官府的公文紙張。
2. 青簿黃紙:官府制作的宣傳公告。
3. 青簿厚:指記錄内容詳盡的案卷。
1. 冊:指類似于簿冊的記載文書。
2. 案卷:記錄案件的卷宗。
3. 文案:官府或機構的文書檔案。
1. 白紙:沒有記錄任何内容的紙張。
2. 無案:沒有任何案卷或記錄的狀态。
3. 未記:沒有被記錄在案簿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