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肥遯的意思、肥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肥遯的解釋

《易·遯》:“上九,肥遯,無不利。” 孔穎達 疏:“ 子夏 傳曰:‘肥,饒裕也。’……上九最在外極,無應於内,心無疑顧,是遯之最優,故曰肥遯。”後因稱退隱為“肥遯”。《三國志·蜀志·許靖等傳論》:“ 秦宓 始慕肥遯之高,而無若愚之實。然專對有餘,文藻壯美,可謂一時之才士矣。” 晉 陶潛 《自祭文》:“壽涉百齡,身慕肥遯。” 宋 曾鞏 《發松門寄介甫》詩:“況聞肥遯須山在,早時事力胡能謀。”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叙畫》:“武士多勇悍英烈之貌,隱逸識肥遯高世之節。” 清 李漁 《慎鸾交·谲諷》:“貴治的風俗近來醇薄何如,山林之中可有抱才肥遯之士。” 柳亞子 《玉嬌曲為鈍根賦》:“失時豪俊仍肥遯,蛾眉别去餘長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肥遯"(féi dùn)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示隱退、避世而生活富足安樂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一、字義解析

    • 此處并非指“肥胖”,而是引申為豐裕、充足、優渥。《說文解字》釋“肥”為“多肉”,後擴展指物質或精神的豐沛狀态。
    • 在“肥遯”中,強調隱逸生活的物質無憂與精神富足。
  1. 遯(通“遁”)

    • 本義為逃避、退隱。《周易·遁卦》彖辭:“遁之時義大矣哉”,指順應時勢退避,遠離世俗紛擾。
    • “遯”暗含主動選擇超脫名利場的智慧。

二、詞義内涵

“肥遯”指在隱退生涯中,既保持高尚節操,又享有充裕的物質生活與心靈自由。 其核心包含兩層:

  1. 避世高潔:拒絕同流合污,堅守道德操守;
  2. 安樂自足:隱居生活不為生計所困,達到身心和諧。

    如《周易·遁卦》上九爻辭:“肥遁,無不利”,即指超然退隱而無所羁絆的境界。


三、文化淵源與經典用例

  1. 《周易》中的哲學基礎

    “肥遁”首見于《周易·遁卦》,象征退隱的圓滿狀态。王弼注:“超然絕志,心無疑顧”,強調精神徹底超脫。

  2. 六朝至唐宋的文人理想

    魏晉名士将“肥遯”視為士大夫的終極追求。如《後漢書·逸民傳》載:“肥遁之風,彌顯于世”,贊美隱士不慕榮利的風骨。

    唐代白居易《中隱》詩:“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實為對“肥遯”世俗化實踐的寫照。


四、現代釋義與引申

在現代語境中,“肥遯”可理解為:

一種兼顧精神獨立與生活品質的生存智慧,強調在紛擾社會中尋求内心甯靜與生活自足的能力,而非消極避世。


權威參考來源

  1. 《周易·遁卦》解讀,中華書局《周易譯注》(鍊接示例,實際引用請參照紙質或權威數據庫版本)
  2. 《後漢書·逸民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條目“肥遯”
  4. 王弼《周易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古籍原文庫)

“肥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融合哲學、倫理與生活美學的獨特概念,代表了隱逸文化的最高理想——在退守中實現生命的豐盈與自由。

網絡擴展解釋

“肥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出處如下:

詞義解析

字面拆分:

綜合釋義: 指退隱避世而保持心境的悠然自得,強調遠離世俗紛擾、安于隱逸生活的态度。


文化淵源

  1. 《周易》出處
    源自《易·遯卦》爻辭:“上九,肥遯,無不利。”孔穎達疏注解釋為:身處高位卻能超然隱退,無牽無挂,故稱“最優之遯”。

  2. 曆史用例
    《三國志·蜀志》評價秦宓時提到“慕肥遯之高”,指其向往隱逸卻未能真正踐行,側面印證該詞與士人精神追求相關。


補充說明

建議對古漢語詞彙感興趣者,可進一步查閱《周易》注疏或漢魏六朝文獻以深化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拔刀相向膀子吊才高識遠晁采弛墜粗俗促醒呆呆掙掙大曲地形家輀輪二三君子翻嘴風詩浮夫夫室顧接豪忮畫虎畫皮難畫骨環曲虎剌孩旌纛敬老尊賢驚時畿畎幾席決牖決羽凱旋而歸康安口德老瓢斂衾六騾旅殡毛圊懵昧明辨是非鳴沙山默仙佩戴情歌棄邪奇中三春柳觞弊上年尚且山頽盛服先生沈忌殊略宿食通虜屯踬圖寫王碼漢卡毋多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