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奮勵的意思、奮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奮勵的解釋

奮厲。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下》:“ 樊噲 為上将,雲‘願得十萬衆橫行 匈奴 中’,憤激奮勵未失臣節也,不顧計之當與不當耳。” 宋 蘇轼 《論特奏名》:“朝廷所放恩榜,幾千人矣,何曾見一人能自奮勵,有聞於時?” 明 張居正 《答宣大巡撫》:“然今後亦須奮勵自檢,以保晚節。” 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但我們目前的 中國 是當以精神奮勵為前提的。”參見“ 奮厲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奮勵(fèn lì)是現代漢語中的書面用語,指奮發激勵、振作精神以追求進步或達成目标,強調通過内在動力驅動行動。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核心釋義

  1. 奮發激勵

    指激發自身或他人的鬥志與行動力,如:“他常以先賢事迹奮勵自己。”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振作精神,努力進取

    含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意味,如:“面對挫折,他始終奮勵前行。”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字義溯源


三、經典用例

  1. 古代文獻

    • 《明史·周玺傳》:“奮勵敢言,不避權貴。”

      (形容勇于直谏的精神)

    • 蘇轼《與李公擇書》:“願深自奮勵,勿為俗議所搖。”

      (勸勉堅定志向)

  2. 現代語境

    多用于描述個人或集體的拼搏狀态,如:“青年當奮勵自強,不負時代。”


四、近義辨析

詞語 側重方向 例句
奮勵 自我激勵與行動 以榜樣奮勵自身。
奮發 精神昂揚的狀态 奮發圖強,銳意革新。
激勵 外界鼓舞驅動 政策激勵企業創新。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影印本).
  4. 《二十四史全譯·明史》.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4.

網絡擴展解釋

“奮勵”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奮發激勵、自我鞭策的精神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奮”指振作、鼓勁;“勵”指勉勵、激勵。合起來表示通過自我激勵或外界鼓舞,激發鬥志、奮發向上。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常見于書面語,如古代典籍《後漢書·第五倫傳》中有“奮勵”用例,意為“激勵、振奮”。現代多用于描述積極進取的狀态,例如:“他在困境中奮勵前行,終獲成功。”

  3. 近義詞

    • 奮發(強調精神振作)
    • 激勵(側重外界鼓舞)
    • 砥砺(含磨練意志之意)
  4. 反義詞

    • 懈怠(松懈懶惰)
    • 頹廢(消沉萎靡)
  5. 使用場景
    多用于勵志語境,如:

    • 描述個人奮鬥:“他每日奮勵學習,目标明确。”
    • 團隊鼓舞:“領導奮勵員工突破創新。”

注意:現代漢語中“奮勵”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的替代詞是“奮力”(強調行動)或“激勵”(側重情感驅動)。若需引用古語,建議标注出處;日常交流中可根據語境選擇更通俗的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鼇禁八大王白車白扯拜洛受圖白魚入舟包囊八音疊奏别本逼危嘈啾超高頻抽簡祿馬大梁砥鋒挺锷方弼分毫不差規望孤卿橫沖直闖合繻桓友奸膽交杯盞驕佚禁護迥曠積篇鞠恭聚攏隽秀刻瑑利喙贍辭離經理智迷胡銘心刻骨睦鄰撚梢子配撥诮嗤青蓮書卻罷人洋若耶三戟上夜世緣疏粝嗣育損敗鎖闩通學生退征拓地錢脫葉完工微露析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