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損敗的意思、損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損敗的解釋

(1).損失;損壞;破損。 晉 葛洪 《抱樸子·百裡》:“牧守雖賢而令長不堪,則國事不舉,萬機有闕,其損敗豈徒止乎一境而已哉!”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治家》:“ 濟陽 江祿 ,讀書未竟,雖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齊,然後得起,故無損敗,人不厭其求假焉。”《隋書·食貨志》:“每年收積,勿使損敗。”《元典章·戶部七·至元新格》:“諸官物出給,先儘遠年。其現在數多用處數少不堪久貯者,速申該上司作急支發,毋緻損敗。”

(2).遭受禍患,身敗。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輕薄……有盛名而免過患者,時復聞之,但其損敗居多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損敗”的漢語詞典釋義

損敗(sǔn bài)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損”與“敗”兩個語素構成,在古漢語及現代漢語中均表“損壞、衰敗”之義。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 事物破損或功能喪失

    指物體因外力或自然作用而遭到破壞,失去原有形态或功能。例如《後漢書·窦融傳》載:“城郭損敗,吏民流散。”此處描述城郭建築因戰亂或年久失修而破敗的景象。

  2. 衰微、凋敝的狀态

    引申形容事物(如家業、國力、道德等)由盛轉衰、趨于沒落的狀态。《左傳·昭公十六年》有“政在家門,民無所依,公室損敗”之句,指公室權力衰微,社會秩序混亂。


語素解析與詞源依據


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曆史文獻、文學描寫或強調莊重語境的表達(如“家風損敗”“古迹損敗”),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0卷,頁831。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頁1452。
  3.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2976。

網絡擴展解釋

“損敗”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損失、損壞或破損
    指事物因外力或時間影響而遭受破壞或價值減少。例如:

    • 《抱樸子·百裡》提到地方治理不善時,“其損敗豈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強調損失範圍之廣。
    • 《顔氏家訓·治家》記載江祿讀書時注重整理書籍,“故無損敗”,說明物品保存完好。
  2. 遭受禍患導緻身敗
    多用于形容人因災禍或自身過失而名聲、地位受損。例如:

    • 《顔氏家訓·文章》指出文人多因輕薄“損敗居多”,即多數人因此遭遇失敗。

二、使用特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抱樸子》《顔氏家訓》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城書白鸠憊損本钿辨理並且不可逾越不主故常棌椽不斲陳州粜米車枕叱石成羊丑媟吹胡子瞪眼睛大方遞延資産滴注番茄法先王發躁歌雲海路黃線傘蕙路昏鈔講家角菱郊畦教示交章節召絶蹤聚星凱澤賫擎攬惹了場瞵視隆眄路衢憫諒排射骈斬埤汙挈領窮險七十鳥乳抱如茨上檻試電筆事類暑雨祁寒天竹偷東摸西萬流五纑瑕蛤小齒錫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