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鋒挺锷的意思、砥鋒挺锷的詳細解釋
砥鋒挺锷的解釋
磨刀拔劍。謂以武力反抗。《宋書·傅隆傳》:“向使 石厚 之子、 日磾 之孫,砥鋒挺鍔,不與二祖同戴天日,則 石碏 、 秺侯 何得流名百代以為美談者哉?”
詞語分解
- 砥的解釋 砥 ǐ 〔砥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國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喻中堅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細的磨刀石:砥石。砥砺。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锷的解釋 锷 (鍔) è 刀劍的刃:劍锷。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砥鋒挺锷”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砥”指磨刀石,“鋒”為刀劍的銳利部分,“挺”意為拔出,“锷”即刀劍的刃。字面可理解為磨砺刀鋒并拔出利刃,強調武力對抗的意象。
-
引申含義
指代以武力反抗,通常用于描述面對壓迫或不公時的激烈抗争行為。例如《宋書·傅隆傳》中提到:“砥鋒挺锷,不與二祖同戴天日”,即表達不與敵對勢力共存的決心。
-
成語結構
- 語法功能:聯合式結構,多作謂語。
- 感情色彩:中性詞,既可描述正義反抗,也可指單純武力行為。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例如:
- 描述古代義士的武裝起義;
- 比喻在困境中以強硬手段抗争。
注意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引申為“勇往直前、努力奮鬥”,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出處,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延伸解讀,建議以傳統釋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宋書》原文或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砥鋒挺锷這個詞是形容人勇敢無畏、堅強剛毅的意思。它由“砥”、“鋒”、“挺”和“锷”四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砥”字,部首石,總筆畫為9。
- “鋒”字,部首钅,總筆畫為9。
- “挺”字,部首扌,總筆畫為12。
- “锷”字,部首钅,總筆畫為15。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劉敬傳》中的一句話:“皇甫枚前南征,殺傷太多,無功而還。以其無功,帝以削原職。臣實往觐請,以一軍言之,請為之砥鋒振綱。”意為皇甫枚前去南征,雖然打傷了敵人卻沒有取得勝利,因此被削職。皇甫枚前往請求時,用了“砥鋒振綱”來表示他願意以身體力行、頂天立地的精神,以振奮軍紀,希望得到重用。
“砥鋒挺锷”這個詞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是“礪鋒挺鍔”。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砥”字原本是用“石”字下面加上“氐”字來表示,後來演變為現在的形狀。而“鋒”字則是由“金”字旁加上“夆”來構成的,也是經過演變後的形狀。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砥鋒挺锷的精神。”
與“砥鋒挺锷”相關的詞語有“砥柱中流”、“鋒芒畢露”等,它們都用來形容人在困難中表現出的剛毅和銳氣。
反義詞或者近義詞方面,可以和“怯懦”、“膽小”、“軟弱”等詞語做對比,它們表示相反的含義。
希望上述回答能夠滿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