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心刻骨的意思、銘心刻骨的詳細解釋
銘心刻骨的解釋
[imprint;be engraved on one's mind forever] 比喻感念極深,永遠不忘(多用于對别人的感激)。也說“銘心镂骨”、“刻骨銘心”
詳細解釋
見“ 銘心鏤骨 ”。
詞語分解
- 銘心的解釋 銘文詳細解釋銘記在心。形容永記不忘。《三國志·吳志·周鲂傳》:“銘心立報,永矣無貳。” 宋 葉適 《上甯宗皇帝劄子》:“銘心既往,圖報方來。” 魯迅 《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我對于報章,向來
- 刻骨的解釋 形容永難忘記刻骨仇恨詳細解釋.形容深切難忘。《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衛尉年尊,兩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骨之恨。”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亞柳》:“花底私盟曾刻骨,日間戲
網絡擴展解釋
“銘心刻骨”是一個成語,形容記憶深刻、難以忘懷,通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感激或對某事的深刻印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míng xīn kè gǔ(注音:ㄇㄧㄥˊ ㄒㄧㄣ ㄎㄜˋ ㄍㄨˇ)
- 含義:刻寫在内心和骨頭上,比喻記憶極其深刻,無法忘記。多用于形容對恩情、經曆的深切感受。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出處:唐代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中提及“銘刻心骨”。
- 明代擴展:李開先《林沖寶劍記》進一步使用“銘心刻骨”,強化了情感表達的語境。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ABCD式),可作謂語、定語、狀語。
- 感情色彩:含褒義,強調情感的深刻性。
- 常見搭配:如“銘心刻骨難忘”“恩同海嶽”。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刻骨銘心、沒齒不忘、镂骨銘心。
- 反義詞:無動于衷、浮光掠影、過眼煙雲。
五、例句參考
- 《林沖寶劍記》:“恩同海嶽,銘心刻骨難忘。”
- 李白:“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現代用法:形容某段經曆“銘心刻骨”,如“那場救援行動令他銘心刻骨”。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原文(如《漢典》《詩詞名句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銘心刻骨
“銘心刻骨”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某種經曆或感受深刻、久久不能忘懷的情感或記憶。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銘”字的部首是金,總筆畫數為15。
“心”字的部首是心,總筆畫數為4。
“刻”字的部首是刀,總筆畫數為5。
“骨”字的部首是骨,總筆畫數為9。
來源:
“銘心刻骨”一詞來源于古代文人的詩歌作品,用以形容深切而持久的感受。這個詞後來演變成現代漢語中常用的成語。
繁體字:
“銘心刻骨”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為“銘心刻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然而,“銘心刻骨”這個成語的古時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例句:
那場戰争的悲慘景象使人民銘刻在心,刻骨銘心。
組詞:
銘記、刻畫、銘刻、銘文、刻意。
近義詞:
深入骨髓、刻骨銘心、永志不忘、銘記在心。
反義詞:
輕忘、淡忘、忘卻、淡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