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僵的意思、凍僵的詳細解釋
凍僵的解釋
[numb with cold;be frozen stiff] 由于冷凍而引起的麻木,無感覺
詳細解釋
肢體因受凍而僵硬。《南史·孝義傳·殷不害》:“﹝ 不害 ﹞遇見死人溝中,即投身捧視。舉體凍僵,水漿不入口者七日,始得母屍。” 明 楊基 《潇湘八景·江天暮雪》詩:“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 金近 《冬天的玫瑰》詩:“姐妹倆搓搓凍僵的手,抓着枯藤往上爬,手腳刮破不喊痛,心裡隻想找到玫瑰花。” 韋君宜 《憶西榆林》:“我們這次去,一點忙也沒幫上,人可幾乎凍僵了。”
詞語分解
- 凍的解釋 凍 (凍) ò 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結:凍結。凍害。凍餒。 湯汁凝成的膠體:魚凍。肉凍。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凍得慌。防凍。凍傷。凍瘡。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僵的解釋 僵 ā 仆倒:僵屍。 直挺挺,不靈活:凍僵。僵硬。僵直。僵化。僵卧。僵死。僵冷。僵滞。 雙方相持不下,兩種意見不能調和:弄僵。僵持。僵局。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凍僵(又稱意外低溫)是機體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導緻中心體溫(通常以直腸溫度為準)低于35℃的全身性疾病,以神經和心血管系統損傷為主要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發病機制
- 核心特征:體心溫度<35℃,寒冷暴露後6小時内發病。
- 病理基礎:寒冷通過收縮體表血管、抑制細胞代謝等機制,導緻全身組織缺氧和功能障礙。
二、病因與高危因素
- 直接誘因:極寒環境(-5℃以下)長時間停留、雪崩/冰水浸泡等極端情況。
- 加重因素:老年/嬰兒、慢性病、饑餓、醉酒或衣物潮濕。
三、臨床表現(分階段)
- 輕度凍僵(35~32℃):
- 寒戰、肌肉震顫、血壓/心率升高,可能出現不完全性腸梗阻。
- 中度凍僵(32~28℃):
- 精神錯亂、言語障礙、特征性ECG改變(如Osborn波)。
- 重度凍僵(<28℃):
四、鑒别與并發症
- 與凍傷區别:凍傷是寒冷引起的局部組織損傷(如四肢凍瘡),而凍僵為全身性低溫反應。
- 常見并發症:胃黏膜糜爛、胰腺炎,複溫後可能出現血栓或組織壞死。
五、急救處理原則
- 快速複溫:轉移至溫暖環境,脫去濕衣,用毛毯/溫熱液體包裹軀幹。
- 醫療幹預:嚴重者需體外複溫(如腹膜透析)和ECG監測。
提示:若發現凍僵患者,避免揉搓四肢(可能加重組織損傷),優先恢複核心體溫并立即就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凍僵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因寒冷或其他原因而使身體變得僵硬、無法移動或行動不便。
拆分部首和筆畫:冫是凍的部首,共有2畫;爿是僵的部首,共有8畫。
來源:凍僵是由兩個意義相關的詞組組合而成。凍指的是物體在低溫下變得冷凍;僵指的是人或動物因寒冷或其他原因而身體僵硬。
繁體:凍僵
古時候漢字寫法:凞僵
例句:他在嚴寒中凍僵了雙腳。
他待在冰天雪地裡,全身凍僵。
組詞:凍結、僵硬、冰凍、冷僻、僵屍
近義詞:凝固、凍結、僵硬、冰冷
反義詞:舒展、靈活、熱烈
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對您有所幫助!若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