寖微的意思、寖微的詳細解釋
寖微的解釋
逐漸衰微。《漢書·董仲舒傳》:“故朕垂問乎天人之應,上嘉 唐 虞 ,下悼 桀 紂 ,寖微寖滅寖明寖昌之道,虛心以改。” 宋 秦觀 《賀蘇禮部啟》:“竊以大儒之出處,實為當世之重輕。三仁去而 商 寖微,二老歸而 周 始大。”《花月痕》第三回:“是夜二人相叙契闊,對飲談心,傷風澤之寖微,痛劫灰之難問。” ********* 《民彜與政治》:“寖微寖弱,失卻獨立自主之人格,堕于奴隸服從之地位。”
詞語分解
- 寖的解釋 寖 ì 古同“浸”,浸漬。 寖 ǐ 古同“寝”,睡眠。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微的解釋 微 ē 小,細小:細微。輕微。微小。微型。微觀。微雕。微積分。微電腦。微量元素。謹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調(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賤。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義。
網絡擴展解釋
“寖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詞義解釋
“寖微”意為逐漸衰微,強調事物隨時間推移由盛轉衰的過程。該詞由“寖”(同“浸”,表逐漸)和“微”(表衰微)組成,多見于古典文獻。
古籍用例
- 《漢書·董仲舒傳》
記載:“寖微寖滅寖明寖昌之道”,指王朝興衰的規律,如夏商周更替中的漸變過程。
- 宋代秦觀《賀蘇禮部啟》
提到“三仁去而商寖微”,描述商朝因賢臣離去逐漸衰敗。
- 近代李大钊《民彜與政治》
用“寖微寖弱”批判封建制度導緻民衆失去獨立人格。
現代語境
現代多用于描述文化、制度或影響力的逐漸衰退。例如:“傳統文化在全球化沖擊下寖微。”需注意,該詞屬書面語,口語中較少使用。
- 核心含義:逐漸衰微,強調緩慢、持續的變化。
- 適用場景:曆史變遷、文化演變、社會現象分析等。
- 近義詞:漸衰、式微;反義詞:昌盛、興盛。
如需更多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案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寖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含義為微小、細微。下面将分别介紹該詞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和筆畫:
《寖微》包含兩個部首,第一個部首是冖,表示蓋住的意思;第二個部首是冫,表示冰冷的意思。根據部首,我們可以知道該字是與溫暖、寒冷有關的。同時,《寖微》共有7個筆畫。
來源:
《寖微》古代常用于描寫微小、不起眼的事物,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和不顯著的變化。它在古代文學中經常運用,如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遠望有人家》詩中:“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寖微閑度日,草木有催秋。”
繁體字形:
《寖微》的繁體字為「寢微」。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的演變是常見的,包括這個詞語。在古代書法中,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意義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的貢獻可能微不足道,但對整個項目的成功有着寖微之功。
2. 教育改革需要從寖微之處着手,逐漸積累成大的變革成果。
組詞:
組詞方面,可以使用《寖微》與其他詞語進行搭配,如「寖微之善」(微不足道的善行)、「寖微之功」(微小的功勞)等。
近義詞:
與《寖微》意義相近的詞語有「微小」、「細碎」、「不顯著」等。
反義詞:
與《寖微》意義相反的詞語有「巨大」、「顯著」、「重要」等。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寖微》這個詞語的含義、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初步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