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共貢的意思、共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共貢的解釋

以貢品奉獻。共,通“ 供 ”。《史記·燕召公世家》:“使 燕 共貢天子,如 成周 時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共貢"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群體性貢賦行為,包含雙重語義維度:

一、字源本義 由"共"(《說文解字》釋"同也")與"貢"(《尚書》注"獻功也")複合構成,原指古代諸侯或屬國共同進獻方物。該用法見于《周禮·天官》"九貢"制度,強調集體承擔貢賦義務的禮制特征。

二、語義演變

  1. 政治層面:特指藩屬關系下的聯合進貢體系,如《資治通鑒》載西域諸國"共貢良馬"的朝貢記錄,體現中央與地方的政治從屬關系。
  2. 經濟層面:指特定群體聯合承擔賦稅義務,明代黃冊制度中"民戶共貢糧米"的記載即屬此類經濟行為。

三、現代轉義 當代漢語中該詞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與方言中,閩南語區仍存"共貢錢糧"的民俗表述,指宗族成員共同承擔祭祀費用,詞義發生民間化轉變。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研究》中華書局2018年;《方言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共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以貢品奉獻”,其中“共”是通假字,通“供”(gòng),意為進獻、供給。例如《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使燕共貢天子,如成周時職”,即燕國向周天子進貢的史實。

  2. 結構與讀音

    • 拼音為gòng gòng,屬動詞性短語。
    • 由“共”(通“供”)和“貢”組成,強調進貢的行為。
  3. 曆史語境
    多用于描述古代諸侯或臣屬向君主進貢的行為,體現等級制度下的義務關系。如提到新加坡義工“共貢獻三千五百萬個小時”,此處是引申為現代意義的集體奉獻,但需注意與古代本義的區分。

  4. 現代引申
    個别資料(如)将其擴展為“團結合作、共同貢獻資源”,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用例,可查閱《史記》原文或相關史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閑半頭晌本府崩損渤溢操斤客長酣陳列蚩蚩者盜位玷汙頂門鍼番進風霆忿颣凫旌工腳汩湧暵地皡皡橫行将和物漿粉僭王交合錦城使盡觞機竅肌雪峻狹考區雷精戀嫪鍊子鸾舟梅花紙帳命鋪末塵呶聲呶氣淜洪貧而樂道遷譌竊發青皇秋緒删改上糞賞邑乘輿播越詩艸十年寒窗數術淑賢肆類踢空完卵萬無一失溫樹五音六律獻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