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稍息的意思、稍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稍息的解釋

[stand at ease] 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隊伍或個人從立正姿勢變為休息姿勢

詳細解釋

(1).略微休養生息。 清 劉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狀》:“請自今鹽有餘,則出官錢買貯之,以配商引,而私販賴以稍息。”

(2).略微停止。 嚴複 《論世變之亟》:“ 道 鹹 以降,持驅夷之論者,亦自知其必不可行,群喙稍息,于是不得已廿三口之開。”

(3).小憩;歇息一會兒。《新民晚報》1982.7.8:“稍息片刻後, 特納 駕車出去向 山姆 妻子報信。”

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從立正姿勢變為休息姿勢。 茅盾 《手的故事》:“壯丁上操快将兩禮拜了,立正,稍息還沒操好,怎麼能上前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稍息"是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軍事化口令詞彙,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闡釋:

一、作為規範軍事動作(核心義項) 指軍人或隊列訓練中,由标準立正姿勢轉換為放松狀态的規定動作。執行時左腳順腳尖方向自然前伸約全腳三分之二長度,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态,雙手握貼褲縫。該釋義源自《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第四章第22條,體現軍隊标準化訓練要求。

二、作為生活化表達(衍生義項) 在非軍事語境中可引申為"短暫休息"的口語化表達,常見于校園軍訓、團體活動等場景。如"教官宣布:全體隊員稍息五分鐘"。此用法被《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第3版)收錄為引申義項,但需注意與核心軍事術語的區分。

詞源考證顯示,"稍"取"略微"之意,"息"表"止息",二字組合最早見于清代軍事文獻《練兵實紀》,指操練間隙的短暫休整。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發展為标準化軍事術語,常見于《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标準》體能訓練模塊。

網絡擴展解釋

“稍息”是一個軍事和體操領域的常用口令,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讀音:正确發音為shào xī(易誤讀為“shāo xī”)。
  2. 詞源:源自軍事口令,命令士兵從立正姿勢轉為休息狀态。

二、動作規範

在隊列訓練中,“稍息”的具體動作為:

三、語境延伸

  1. 軍事/體操:正式場合下用于短暫調整隊列狀态。
  2. 日常用語:可比喻為“稍作休息”或“暫停當前活動”,例如:“大家工作累了,稍息片刻再繼續。”。
  3. 文學/曆史:在古籍中偶見“稍息”表示“休養生息”或“暫時停止”,如清代文獻中的用法。

四、常見誤區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隊列動作分解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軍事訓練手冊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非利坎人阿姑阿翁冰肌玉骨菜蚜撤警誠樸低摧奪誤放養伏爾加河高吭龜玉毀椟寒霰懷二将取固予介決寂嘿既廪妓妾戢心舉措失當涼氣緑葉成陰麥行馬路牙子馬蹄刀碼子鳴鴉眯齊内務部匿喪排單蚍蜉援乞留玎琅侵佚趨向阮家貧散片閃開生魂時隙瞬息之間松水之魚宿抱同賀童子痨妥确托重外監外類晚運文虎文武之道渦口無稽舞師橡飯菁羹現刻銷釋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