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明的意思、訂明的詳細解釋
訂明的解釋
用書面形式明白約定。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佚聞·戊午科場之案》:“條子者,截紙為條,訂明詩文某處所用文字以為記驗。凡與考官、房官熟識者皆可呈遞。” 清 陳天華 《警世鐘》:“獨有 英國 在 中國 通商值百抽五,訂明在條約上面。”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八章二:“去年在家,分離的時候,與你訂明商酌款項一事,我寄上數函,諒來收到了。”
詞語分解
- 訂的解釋 訂 (訂) ì 改正,修改:訂正。考訂。校(刼 )訂。修訂。 約定,立(契約):訂立。訂購。訂約。 用線、鐵絲、書釘把書頁、紙張連在一起:裝訂。 制定:訂計劃。 評議:“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
- 明的解釋 明 í 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淨。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豔。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夥,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清
網絡擴展解釋
“訂明”是一個中文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書面形式明确約定或規定。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1.基本定義
“訂明”指用書面形式将條款、内容或要求明确記載,常見于法律文件、合同、條約等正式場景。例如:
- 清代薛福成描述科舉考試中考生與考官通過紙條“訂明詩文某處所用文字”(、)。
- 陳天華提到《警世鐘》中英國通商稅率的書面約定()。
2.使用場景
- 法律與條約:如“訂明團體”指按法律定義的政治或非政治團體()。
- 商業與運輸:如船舶啟行前需“訂明開駛之期”()。
- 監管要求:如文件修訂需符合許可證“訂明的規定”()。
3.結構解析
- 字形:“訂”為左右結構,含“言”字旁,與文字約定相關;“明”表示清晰、明确()。
- 詞性:動詞,強調通過文字确立條款。
4.例句參考
- 國際條約:“獨有英國在中國通商值百抽五,訂明在條約上面。”()
- 現代用法:“抗凝血藥通常訂明給有心律不齊風險的患者。”()
“訂明”強調以書面形式确保約定的明确性和法律效力,廣泛用于正式文書。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清代文獻或現代法律文本(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訂明》這個詞是指在規定時間前必須明确答複或處理某事情的意思。下面是關于該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訂明》的拆分部首為“讠”和“日”,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訂明》一詞來源于漢語詞彙,其中“訂”意為确定,約定;“明”意為明顯,清楚。
繁體:《訂明》的繁體字為「訂明」。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寫作《訂明》的方式并沒有明确的規定。由于語言文字的演變,漢字的書寫形式也發生了變化。
例句:1. 會議開始前,請務必讓我對您的參與表示訂明。2. 我明天一早就會給你個訂明。
組詞:《訂明》可以與其他詞彙搭配使用,例如:緊訂明、及時訂明等。
近義詞:與《訂明》意思相近的詞彙包括:明确、确定、明了等。
反義詞:與《訂明》意思相反的詞彙包括:暧昧、模糊、含糊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