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論經典;評論經書。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安禪合掌,説偈論經,滴海未盡,其書懸河,不窮其義。” 元 楊載 《奉題伯父雙峰樵隱》詩之四:“祇應老崖谷,束帶尚論經。”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顧炎武》:“於同時諸君子,雖以苦節推 百泉 、 二曲 ,以經世之學推 棃洲 ,至於論經評史,亦不苟同也。”
“論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對經書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下是詳細解析:
“論經”指對經典著作(如儒家典籍、佛經等)的研究、讨論與闡釋,既包括文本内容的分析,也涉及思想内涵的挖掘。例如南朝文獻中記載的“安禪合掌,説偈論經”,即通過論經深化對經典的理解。
多用于學術研究、宗教修行或文化讨論中,例如:“學者束帶論經,探究古籍深意”(源自元代詩句)。
“經”在漢語中常指代經典文獻(如四書五經),而“論經”則強調通過思辨與交流深化理解,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
《論經》是指對經典著作進行批評、評述、論證的一種文體或學術活動。通過對經典著作的解讀和分析,對其中的理論、觀點、思想進行探讨和闡釋。
《論經》的拆分部首為“讠”和“聿”,部首筆畫分别為2和6。
《論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古代的經學思想和文化環境。在古代,經典著作被視為人類智慧的結晶,通過對經典的研究與讨論,人們可以獲取智慧、培養品德,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論經》(繁體中文)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論經》可以寫作「論經」。在古代的碑文、銘文以及古籍中,我們可以找到寫作「論經」的字形。
1. 學者們常常通過《論經》的方式對古代經典著作進行深入研究。
2. 這本《論經》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了《四書五經》中的經典文本。
3. 他以辯論方式展開《論經》,對于經典中的思想觀點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論學、經論、論點、經學、學經、經書、論述、經傳、論文
辯經、研經、評經、釋經、講經
信經、遵經、受經、守經、奉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