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明的意思、订明的详细解释
订明的解释
用书面形式明白约定。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佚闻·戊午科场之案》:“条子者,截纸为条,订明诗文某处所用文字以为记验。凡与考官、房官熟识者皆可呈递。” 清 陈天华 《警世钟》:“独有 英国 在 中国 通商值百抽五,订明在条约上面。”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二:“去年在家,分离的时候,与你订明商酌款项一事,我寄上数函,谅来收到了。”
词语分解
- 订的解释 订 (訂) ì 改正,修改:订正。考订。校(刼 )订。修订。 约定,立(契约):订立。订购。订约。 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装订。 制定:订计划。 评议:“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
- 明的解释 明 í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清
网络扩展解释
“订明”是一个中文词汇,其核心含义是通过书面形式明确约定或规定。以下是详细解释及补充信息:
1.基本定义
“订明”指用书面形式将条款、内容或要求明确记载,常见于法律文件、合同、条约等正式场景。例如:
- 清代薛福成描述科举考试中考生与考官通过纸条“订明诗文某处所用文字”(、)。
- 陈天华提到《警世钟》中英国通商税率的书面约定()。
2.使用场景
- 法律与条约:如“订明团体”指按法律定义的政治或非政治团体()。
- 商业与运输:如船舶启行前需“订明开驶之期”()。
- 监管要求:如文件修订需符合许可证“订明的规定”()。
3.结构解析
- 字形:“订”为左右结构,含“言”字旁,与文字约定相关;“明”表示清晰、明确()。
- 词性:动词,强调通过文字确立条款。
4.例句参考
- 国际条约:“独有英国在中国通商值百抽五,订明在条约上面。”()
- 现代用法:“抗凝血药通常订明给有心律不齐风险的患者。”()
“订明”强调以书面形式确保约定的明确性和法律效力,广泛用于正式文书。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清代文献或现代法律文本(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订明》这个词是指在规定时间前必须明确答复或处理某事情的意思。下面是关于该词的一些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订明》的拆分部首为“讠”和“日”,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订明》一词来源于汉语词汇,其中“订”意为确定,约定;“明”意为明显,清楚。
繁体:《订明》的繁体字为「訂明」。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写作《订明》的方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语言文字的演变,汉字的书写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例句:1. 会议开始前,请务必让我对您的参与表示订明。2. 我明天一早就会给你个订明。
组词:《订明》可以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例如:紧订明、及时订明等。
近义词:与《订明》意思相近的词汇包括:明确、确定、明了等。
反义词:与《订明》意思相反的词汇包括:暧昧、模糊、含糊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暴猛边难簿伐朝爽臣心如水丑讦喘汗赐祝村信打旋磨地毛谛味厎席额兵飞鸿踏雪沸溢奉头鼠窜肤知躬耕馆使海鲜好辨花纲霍尔木兹海峡坚苍贱敛贵发井栏蜡帛书梁岳冒名顶替蒙腾莫逆牧竪难行啮齿类动物拟议皮包骨头欺暗青油油曲踊人心莫测三长斋月烧琴煮鹤深坐适长公主时空守候疏涤司词思想交流天凝地闭通事舍人宛曲晚膳威让蜗庐无声画五位香草美人新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