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業迹;行迹。 晉 夏侯湛 《鮑叔像贊》:“遙遙景迹,君子攸欽。”《隋書·炀帝紀上》:“太守每歲密上屬官景迹。”
(2).赤頭蠅的别名。 宋 歐陽修 《憎蒼蠅賦》:“尤忌赤頭,號為景迹。”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昆蟲上·蠅》:“《酉陽雜俎》:蠅赤頭者號為景迹。”
“景迹”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業迹;行迹
指人的生平事迹或行為蹤迹,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晉代夏侯湛在《鮑叔像贊》中提及“遙遙景迹,君子攸欽”,《隋書·炀帝紀》也有“太守每歲密上屬官景迹”的記載。這一用法多用于形容人物的功績或行蹤軌迹。
赤頭蠅的别名
在生物學語境中,“景迹”指一種頭部呈赤色的蠅類。宋代歐陽修在《憎蒼蠅賦》中寫道“尤忌赤頭,號為景迹”,清代厲荃的《事物異名錄》也提到相關說法。
讀音與補充說明
《景迹》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景”是部首為“日”的漢字,表示景色;“迹”是部首為“辶”的漢字,表示痕迹。所以,“景迹”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美麗景色的痕迹或者遺迹。
根據漢字的組成規則,“景”字由部首“日”和單獨的“井”字構成,總共有9筆;“迹”字由部首“辶”和右邊的“即”字構成,總共有11筆。
繁體字中,兩個字的寫法與現代簡體字相同,即“景”和“迹”。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由于無法查證具體的寫法,這裡就不提及了。
1. 這座古城的景迹令人歎為觀止。
2. 他專門前往瑞士,品味那裡的自然景迹。
3. 對于攝影師來說,記錄下美麗的景迹是一種幸福。
1. 景色:指風景的樣子或者外觀。
2. 遺迹:指古代的或者曆史上留下的物質證據。
3. 景觀:指美麗的自然或人工建築物。
近義詞:風景、風光、風物、美景、勝景。
反義詞:丑陋、烏煙瘴氣、污染、廢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