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妓女、歌妓。 宋 、 元 、 明 時的調侃之語。 元 商衟 《一枝花·歎秀英》套曲:“生把俺殃及做頂老,為妓路剗地波波,忍恥包羞排場上坐。”《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這三箇頂老陪錢,争養着那 柳七官人 。”《水浒傳》第二九回:“裡面坐着一個年紀小的婦人,正是 蔣門神 初來 孟州 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裡唱説諸般宮調的頂老。” 明 徐渭 《南詞叙錄》:“頂老,伎之諢名。”
(2).指妓6*院中的一種行當。猶今雲烏龜、撈毛之類。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允婚》:“終日走千遭,走得腳無6*毛。何曾見湯水面?也不見半錢糟。倒不如做虔婆頂老,也得此鴨汁吃飽。”
(3).指頭,頭頂。 明 馮惟敏 《僧尼共犯》第一折:“頂老兒一樣光,刀麻兒一般大。”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頂老漢語 快速查詢。
“頂老”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和方言色彩的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妓女、歌妓的隱語
在宋元時期,“頂老”是市井隱語中對妓女或歌妓的稱呼,尤其流行于戲曲和話本中。此義源于“頂”有“頭頂”“最上”之意,“老”為詞綴,合稱暗指青樓行業中處于“頂尖”位置的女子。元代雜劇《百花亭》中“誰不知我是王煥,煙花陣裡頂老”即用此義,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現象。
來源:徐中舒主編《漢語大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年)第12卷,第318頁。
二、方言延伸義:年長且有威望者
在部分北方方言(如冀魯官話)中,“頂老”可指代家族或村落中輩分最高、德高望重的長者。例如:“村裡頂老發話了,這事就這麼定。”此處強調其地位權威性,但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已較為罕見。
來源: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綜合卷,第1542頁。
三、使用場景與語義演變
該詞屬曆史詞,今日常用性極低。需注意語境差異:
來源:王學奇《元曲百科大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年)詞條“頂老”。
注:因“頂老”屬冷僻詞,現代權威工具書收錄有限,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元語言辭典》等專業辭書進一步查證。
“頂老”是一個源自宋、元、明時期的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需注意,“頂老”的用法具有時代局限性,且部分含義涉及敏感内容。若需深入探究,建議參考《元曲選》《水浒傳》等原著或權威詞典。
阿嗜馳禽酬複貙劉耽研琱槃調陣敦圄嚲委肺渴富貴不能淫高山冠貴昌雇山海水桑田鲎蟲家閥記錄舊章寄傳拘虛局躅開光抗憤窺睹牢利栎材曆世磨鈍流民圖銮駕旅貌痝鴻密報鳴橹默哀南京市内禅餒而賠墊頗測襁負千總喬樣勢情拷欽仰欺人之談糗糒茹黃三娘子申守申嚴澍濡外生為德不卒霧塞誤證仙材相藍顯譽協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