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生的意思、外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生的解釋

(1).忘我,置生命于度外。《莊子·大宗師》:“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 成玄英 疏:“隳體離形,坐忘我喪,運心既久,遺遣漸深也。”

(2).外甥。《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遜 外生 顧譚 、 顧承 、 姚信 并以親附太子,枉見流徙。”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桓豹奴 是 王丹陽 外生,形似其舅, 桓 甚諱之。” 唐 元稹 《贈鹹陽少府蕭郎》詩:“ 陸 家幼6*女託良壻, 阮氏 諸房無外生。” 宋 蘇轼 《與外生柳閎》:“ 展如 外生:人來得書,知奉太夫人康寧,新婦外孫各無恙。”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外生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外生”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哲學/道家概念:超脫生命

含義:指忘我、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境界,強調精神層面的超脫。
出處:源自《莊子·大宗師》:“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成玄英疏注釋為“隳體離形,坐忘我喪”,即通過修煉達到物我兩忘的狀态。
應用:多用于古代哲學讨論,如道家“坐忘”思想中的修行層次。

二、親屬稱謂:外甥的古稱

含義:古代對“姊妹之子”的稱呼,即現代漢語中的“外甥”。
文獻例證:

  1. 南朝宋《世說新語·簡傲》記載:“王子敬兄弟見郗公,蹑履問訊,甚修外生禮。”
  2. 唐代元稹詩雲:“陸家幼女托良婿,阮氏諸房無外生。”
    現代使用:該用法現已罕見,普遍以“外甥”替代。

補充說明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考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外生

「外生」是一個指代性詞彙,主要用來形容生物或事物的來源或形成方式與外部環境有關。

拆分部首和筆畫:「外生」是由「⾓」和「⽔」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源⾃:《外生》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意為“從外部形成”或“由外部帶來”。漢字“外”代表外部、“⽣”代表形成或生長。

繁體:「外生」的繁體寫法為「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外生」這個詞的寫法并無太大的變化。

例句:1.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某些物種的外生特征與其生存環境密切相關。
2. 這幅畫以自然界中的外生美為主題,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與神奇。

組詞:外生命、外生物、外生物種

近義詞:外部形成、外部來源、外部生成

反義詞:内生、内部形成、内源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