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申令嚴格遵守或執行某種法令、措施。《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嚴號令。”《呂氏春秋·仲秋紀》:“命有司,申嚴百刑,斬殺必當。”《宋史·理宗紀五》:“﹝ 景定 元年十月乙未朔,﹞詔申嚴邊防。”《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申嚴 漢 人軍器之禁。”
“申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申令嚴格遵守或執行某種法令、措施,常見于正式或官方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申嚴”主要用于描述官方對法令或措施的嚴肅重申與執行要求,具有鮮明的強制性和規範性。如需更多曆史例句,可參考《禮記》《宋史》等文獻來源。
《申嚴》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為嚴肅、莊重、認真。它包含着一種态度和行為方式,表達了對待事物的鄭重和嚴謹。
《申嚴》的部首是疒(疔疖)和甲(申電)。它共有10個筆畫。
《申嚴》最初出現在《說文解字》這本漢字字典中,被收錄為正體字。它是由疒引申,病痛引起慎重對待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申嚴》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一種叫做篆書的字體。篆書是古代印章上所刻的文字,它的字形複雜而古雅。在篆書中,《申嚴》的形狀與現代字體有所不同,但整體上仍能夠辨認出來。
1. 他對待工作總是申嚴認真的态度,因此得到了上司的贊賞。
2. 這個會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申嚴對待,不能有任何馬虎的地方。
申請、嚴肅、申報、申述、莊嚴
莊重、肅穆、莊嚴、鄭重
隨意、放松、輕率、不慎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