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 good but could not persist in] 積德行善之事未能一貫做下去
光弼為德不卒,令人益恨 元振。—— 明· 李贽《史綱評要·唐紀·代聖陶》
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史記·淮陰候列傳
好事沒有做到底。《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 ﹞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 下鄉 南昌 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明 李贽 《史綱評要·唐紀·代宗》:“ 光弼 為德不卒,令人益恨 元振 。”亦作“ 為德不終 ”。 葉聖陶 《鄉裡善人》:“ 錢康侯 歎一口氣,蹙着眉頭說:‘……唉,為德不終,我想起來非常之難過!’”
“為德不卒”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史記》或魯迅相關文集(來源标注:)。
《為德不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為了正義而不怕付出犧牲。
《為德不卒》的拆分部首是為、心,共兩個部首。它的筆畫總數是15畫。
《為德不卒》的來源是出自《荀子·勸學》:“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是以為德不卒。”在古代,這句話用來形容有志向、追求道德的人不會輕易止步于當前的成就。
《為德不卒》的繁體字是「為德不卒」。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差異。《為德不卒》的古時候寫法是「爲德不卒」。
她是一個一直為德不卒的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堅持做正确的事。
為難、為伍、為善、為理、為人、為民、為義。
舍生取義、舍己為人、甯死不屈、舍身忘己。
背叛、投降、自私、無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