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民圖的意思、流民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民圖的解釋

宋 熙甯 六年, 鄭俠 見歲歉而賦急,流民相攜塞道,因命畫工悉繪所見而成《流民圖》,奏獻 宋神宗 ,并上疏極言新政之失。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五:“ 熙寧 六七年, 河東 、 河北 、 陝西 大饑,百姓流移於京西就食者,無慮數萬……流連襁負,取道於京師者,日有千數。選人 鄭俠 監 安上門 ,遂畫《流民圖》,及疏言時政之失。”後借指反映**現實的作品。 清 納蘭性德 《拟古》詩之三七:“籲嗟獻納者,誰上《流民圖》。” 吳晗 《*********先生傳》:“他用嘴、用筆唱出了《石壕吏》,畫出了《流民圖》。”參閱《宋史·鄭俠傳》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流民圖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流民圖"是漢語文化中具有特殊曆史意涵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本義 "流民"指因災荒戰亂而遷徙求生的民衆,"圖"為繪畫載體,組合後特指記錄民衆疾苦的現實主義畫作。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北宋鄭俠于1074年呈獻宋神宗的《流民圖》,畫作通過描繪旱災下"羸瘠愁苦,身無完衣"的難民群像,成為中國曆史上首幅以平民苦難為主題的紀實性繪畫。

二、藝術範式 作為特定藝術類型,流民圖包含三個核心要素:1)以社會動蕩為背景的創作語境;2)運用工筆白描等傳統技法;3)通過群像構圖展現集體苦難。明代周臣《流民圖》冊頁(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延續這一傳統,以24幅連環畫形式刻畫乞丐、傷兵等底層形象。

三、現代轉譯 20世紀蔣兆和創作于1943年的《流民圖》(中國美術館藏)賦予該詞新内涵。這幅高2米、長26米的巨作,融合西畫透視與傳統水墨,塑造百餘位戰争難民的生動形象,被藝術史學家邵大箴評價為"20世紀中國人物畫的裡程碑"(《中國美術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權威網絡文獻,本文依據中華書局《宋史·鄭俠傳》、故宮博物院官網藏品資料、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等實體出版物内容編纂,符合曆史考據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流民圖”一詞具有雙重含義,既指曆史典故中的特定畫作,也作為成語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流民圖”字面指描繪流離失所民衆的畫作,引申為形容人民因戰亂、災害或苛政而逃亡的悲慘場景,也可比喻反映社會黑暗現實的作品。


二、曆史背景與典故

  1. 北宋鄭俠《流民圖》
    宋神宗熙甯六年(1073年),官員鄭俠目睹饑荒與苛稅導緻百姓流亡,命畫工将災民慘狀繪成《流民圖》,并附奏疏批評王安石新政弊端。此畫成為直谏的象征,後衍生為成語。

  2. 近代蔣兆和《流民圖》
    1943年,畫家蔣兆和創作同名巨幅畫卷,以抗日戰争為背景,刻畫百餘名難民形象,揭露戰争苦難。該畫融合中西技法,現藏于中國美術館(上半卷)。


三、延伸用法


四、總結

“流民圖”既是曆史事件中的具體畫作,也是文化符號,承載着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批判精神。需根據語境區分其指代對象。

别人正在浏覽...

俺們拜墳并軌不單倡排常山舌沖襟蹙頞大貝打疊大叔發電機豐淫呵導衡荜讙趣簡闆監犯積谷防饑驚喜欲狂精至舊派颏颔克甯軍口話窟室樂顫顫連母臨化離實僇屍每生盤根究底辟若樵路清底情冤磬竹難書囚髻屈狄屈附日輪埏垓山僮舍己為公蛇蜿束景殊死庶兄弟飼草隨鸾所有制太主桃花粉饕殄通幽洞靈推授唯物辯證法鄉吏孝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