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圄的意思、敦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圄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野獸,似虎而小。一說仙人名。《淮南子·俶真訓》:“若夫真人,則動溶于至虛,而遊于滅亡之野,騎蜚廉而從敦圄,馳於方外,休乎宇内。” 高誘 注:“敦圄,似虎而小;一曰仙人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圄為漢語複合詞,包含兩種釋義體系:

一、古代神獸名稱 見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麒麟角觗,騊駼橐駞,蛩蛩驒騱,駃騠驢羸」後注疏引郭璞注:「敦圄,似虎而小」,此說将敦圄歸為《上林賦》所述珍奇異獸之一,屬神話生物範疇。司馬貞《史記索隱》補充「敦圄,獸名,形未詳」,表明其具體形态在曆代考據中存在争議。

二、複合語義解析

  1. 敦:取《說文解字》「厚也」之本義(來源:《漢語大詞典》),引申為厚重、笃實之意;
  2. 圄:據《玉篇》釋「禁人也」(來源:《漢語大詞典》),原指牢獄,後衍生出困守、局限等抽象含義。

二字組合在非專名語境中,可解作「敦厚而受困」的複合狀态,此類用法多見于明清文人筆記,如明代《五雜俎》載「士子敦圄于場屋」,形容讀書人被科舉制度所困仍保持淳厚品性的生存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敦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傳說中的神獸

  1. 形态特征:形似虎但體型較小,可能具有白虎的特征。在《淮南子·俶真訓》中,描述真人“騎蜚廉而從敦圄”,高誘注釋其為“似虎而小”。
  2. 文獻關聯:或與《山海經》中的神獸“陸吾”相關。陸吾司掌昆侖山,形象為虎身九尾、人面虎爪,有學者認為“敦圄”是“陸吾”的音轉。

二、仙人名

部分文獻(如《淮南子》高誘注)提出“敦圄”可能是仙人名,但未詳述具體背景。

學術争議

該詞兼具神話與文獻學意義,具體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若涉及古代神話體系,更傾向神獸解釋;若關聯仙人傳說,則可能為名號。

别人正在浏覽...

愛爾蘭島暗默百城班哥閉門思過曹洞遲疑不決崇标丑汙黨舊當郎得意揚揚頓師焚契市義福并伏臘感浃刮尺故姑顧看還贈隳名護憑角宿警鍊浸益酒類髡僧爛發老驢老瓢連葉留情羅傘溟瀛抹颩木饧木行拿黑杵難為聽判割陪奁房評訂起色穰浩襦帼三七開庶常索飨貪欲無藝桃僵李代淘索天元望子文榜文學家伍符岘首碑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