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襁負的意思、襁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襁負的解釋

襁負:1.用襁褓背負。《韓詩外傳》卷三:“道無襁負之遺育。” 清 朱彜尊 《嘉禾篇頌張夫子》詩:“襁負稚子行蟨蛩,百年野老訝未逢。”

(2).泛指人用肩背馱。 漢 劉向 《說苑·立節》:“﹝ 田基 ﹞遂襁負其母,南徙於 楚 , 楚王 高其義,待以司馬。”

(3).以帶系財貨負之于背。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吏民聞之,輸租襁負不絶,課更以最。” 晉 左思 《魏都賦》:“襁負賮贄,重譯貢篚。”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 長安 五陵 之族, 鄠 杜 七遷之民,襁負而歸,都廛斯滿。”

繦負:用布幅包裹小兒而負于背。繦,通“ 襁 ”。 晉 左思 《魏都賦》:“繦負賮贄,重譯貢篚。”《後漢書·楊賜傳》:“先是 黃巾 帥 張角 等執左道,稱大賢……天下繦負歸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繦負而事者,蓋數千人。”《隋書·慕容三藏傳》:“及 三藏 至,招納綏撫,百姓愛悅,繦負日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襁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ǎng fù,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1.本義:用襁褓背負嬰兒

“襁”指包裹嬰兒的布幅或被褥,“負”即背負。該義項強調以襁褓為載體攜帶幼兒。
例句:

2.引申義:泛指肩背馱物

詞義擴展後,可指用肩背承載物品或人,不限于嬰兒。
例句:

3.特殊用法:背負財貨

古代文獻中,也指用帶子系住財物并背負運輸。
例句:

現代語境中的使用

如今“襁負”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如形容母親背負孩子的艱辛場景。需注意,“襁”易誤讀為“qiáng”,正确讀音為qiǎng。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苑》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襁負》的意思和來源

《襁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用來形容母親懷抱嬰兒的狀态或動作。它表示母親用一塊布将嬰兒綁在背後,以便攜帶或撫育嬰兒。

拆分部首和筆畫

《襁負》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衣」和「負」。其中,「衣」是衣服的意思,它由5個筆畫組成;「負」表示背負的意思,它由9個筆畫組成。

繁體字和古代漢字寫法

《襁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襁負」。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襁」的舊字形為「䭔」,由「衣」和「二」組成,表示用衣物系緊的樣子。而「負」的舊字形為「負」,由「貝」和「蔔」組成,「貝」表示貝殼、財富,「蔔」表示背負。所以古代寫法可以是「䭔負」。

例句

1. 媽媽襁負着嬰兒,輕輕地搖着他入睡。

2. 這幅古畫描繪了一個農村婦女襁負着孩子的場景。

3. 我小時候,媽媽總是襁負着我去公園散步。

組詞

襁負的相關詞彙有:襁褓(指包裹嬰兒的布)、背負、抱負、負重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抱着、懷抱、攜帶。

反義詞:放下、放開、抛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