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哀容的意思、哀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哀容的解釋

(1).緻哀之聲從容。一說緻哀時稍為容飾。《禮記·間傳》:“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緦麻,哀容可也,此哀之發於聲音者也。” 孔穎達 疏:“言小功緦麻,其情既輕,哀聲從容,於理可也。” 孫希旦 集解:“愚謂哀容者,言雖緻哀而稍為容飾,喪彌輕也。”

(2).悲傷的容色。《孔子家語·曲禮子夏問》:“二三婦人之欲供先祀者,請無瘠色……無哀容,無加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羊長和 ﹞幼孤, 祜 ( 羊祜 )來哭,見 長和 哀容舉止,宛若成人,乃歎曰:‘從兄不亡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哀容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哀"與"容"兩個語素構成。"哀"表示悲痛、傷心的情感狀态,《說文解字》釋為"闵也";"容"指人的面部表情,《玉篇》解作"儀容也"。二字組合後,完整釋義為:因内心悲痛而顯露出的面部表情,常用于描述遭遇不幸或感懷傷逝時的神态。

在古典文學中,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檀弓下》:"喪容累累,哀容懾懾",記載了古代喪禮中規範的情感表達方式。唐代詩人杜甫《夢李白》"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顔色"的描寫,通過月下哀容的意象傳遞對摯友的深切懷念。清代《紅樓夢》第三十三回描寫寶玉受責時的"滿面哀容",則生動刻畫了人物遭遇家庭變故時的心理狀态。

近義詞"戚容"側重表現憂愁神色,"悲色"強調悲傷的情感色彩;反義詞"喜色""歡顔"則指向愉悅的情緒外顯。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在民國時期的口語中衍生出"面帶哀容"的固定搭配,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境,描述莊重場合下的悲痛表情。

網絡擴展解釋

“哀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1. 古代禮儀中的含義
    源自《禮記·間傳》,指在喪禮中表達哀悼時的適度表現,即“緻哀之聲從容”或“稍為容飾”。例如,古代對不同喪服等級(如大功、小功、缌麻)的哭泣方式有嚴格規定,較輕的喪服允許哀容,即不過度宣洩悲傷,保持儀态節制。

  2. 日常語境中的含義
    指人因悲傷、憂愁而顯露出的面部表情。例如《世說新語》中描述羊長和“哀容舉止,宛若成人”,即通過神态傳遞内心的哀痛。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白直贲治俵撥表觀摽勁兒鄙惡菜肚騁伎歠菽飲水詞窮彈腿翿旌放蔑縫綴蓋障剛骾寡見化内灰鶴恢隆僭溢較略腳直京觀金燕咎舋積竹開眉笑眼砍一枝損百株款順覽曆牢馔兩七曆筭論斷麥米拏舟盤擔辟居貧裡琵琶蟲破篷遷格七倒八歪斜掃雷神倉神臯市擔司鼎隨管所向披靡坦步桐馬通人通首至尾跎蹉王制畏敬相生相尅西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