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棄蔑視。 清 姚瑩 《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其文章之士,又喜逞才氣,放蔑禮法,以講學為迂拙,是皆不免于僞蔽。”
“放蔑”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àng miè,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核心解釋
指“廢棄蔑視”或“放任輕蔑”,即對某人或事物表現出輕視、不尊重的态度,且不加制止或反駁。
詞源拆解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對不友善、不尊重的言行采取消極态度,如不回應、不反駁,甚至縱容其發展。例如:
“面對無端指責,他選擇放蔑,不予置評。”
文獻例證
清代姚瑩在《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中提到:
“文章之士喜逞才氣,放蔑禮法。”
此處指文人恃才傲物,輕視傳統禮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解析。
放蔑(fàng mi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将蔑視或輕視的情緒或行為表達出來。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放(fang)和蔑(miè),根據筆畫順序拆分為放(5畫)和蔑(13畫)。
放(fang)是動詞,意思是釋放、放置或散發。它的拆分部首是方(fang)和攵(pū)。
蔑(miè)指藐視、輕視或看不起。它的拆分部首是艹(cǎo)和孑(jié)。
放蔑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是由放和蔑兩個字組合而成的。放蔑是用來形容一種在情感或行為上對他人示意不屑或不重視的态度。
在繁體漢字中,放蔑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放蔑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但它的含義和拼音發音保持一緻。
例句:
他對我的問題完全放蔑,連回答都懶得理我。
放蔑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組:
- 放任蔑視(fàngrén mièshì)
- 放置蔑視(fàngzhì mièshì)
- 放下蔑視(fàngxia mièshì)
近義詞:蔑視(mièshì)、輕視(qīngshì)
反義詞:重視(zhòngshì)、尊重(zūnzhòng)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