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裝盤馔的禮盒擔子。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揚州瘦馬》:“歸未抵寓,而鼓樂、盤擔、紅緑、羊酒在其門久矣。”
“盤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基本含義
指内裝盤馔(食物或禮品)的禮盒擔子,常用于傳統婚嫁、節慶等場合。例如閩南婚俗中,男方會在迎親前将盛放禮物的漆盤用擔子送至女方家,稱為“盤擔”。
使用場景
多見于古代文獻或地方習俗描述。如清代張岱《陶庵夢憶》記載:“歸未抵寓,而鼓樂、盤擔、紅緑、羊酒在其門久矣”。
結構解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盤擔”作為成語,意為“承擔過多責任”,但此用法權威性存疑。建議優先采用“禮盒擔子”的解釋,若需表達“負擔過重”,可選用更通用的成語如“不堪重負”或“任重道遠”。
盤擔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描述承擔、負責等意義。它表示肩負重任,承擔責任,力求完成任務。
盤擔的拆分部首是皿和卩。共有5個筆畫,分别是:橫、捺、豎、撇、撇。
盤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在繁體字中,盤擔保留了相同的形态。
在古代,盤擔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寫作“盤擔”,采用了旁、捺、豎、捺、豎等字形。
1. 他擔負着家務的重任,是一個盤擔家庭的好兒子。
2. 領導交給了我一個盤擔,我一定盡力完成。
1.盤點:對物品進行仔細清點。
2.擔心:為某事或某人而感到憂慮。
3.負擔:承擔某種責任或負荷。
1. 承擔:表示肩負、負責。
2. 承當:表示承擔、擔當。
放棄:表示不再承擔、抛棄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