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順的意思、款順的詳細解釋
款順的解釋
誠服;歸順。《北史·尒朱天光傳》:“于是 三秦 、 河 、 渭 、 瓜 、 涼 、 鄯善 鹹來款順。” 宋 範仲淹 《謝轉給事中移知鄧州表》:“由朝廷之威靈,屬 羌 戎 之款順。” 明 張居正 《答宣大巡撫鄭範溪書》:“彼款順得利,而作賊有害,自然帖服矣。”
詞語分解
- 款的解釋 款 ǎ 誠懇:款留。款曲(?)(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親切融洽)。款誠。款語(懇切談話)。 器物上刻的字,書畫、信件頭尾上的名字:落款(題寫名字)。題款。 式樣:款式。 法規條文裡分的項目:條款。
- 順的解釋 順 (順) ù 趨向同一個方向,與“逆”相對:順風。順水。順境。順水推舟。順風使舵。 沿,循:順城街。順理成章。順藤摸瓜。 依次往後:順序。順次。 隨,趁便:順便。順勢。順手牽羊。 整理:理順。順修(
網絡擴展解釋
“款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
基本釋義
指誠服、歸順,常用于描述對權威或強者的真心服從。例如古代邊疆部族歸附中原王朝時,史書常用“款順”形容這種政治态度()。
-
态度層面
由“款”(恭敬)和“順”(順從)組合而成,強調言行恭敬且順從他人意願,多用于晚輩對長輩、下屬對上級的謙遜态度()。
-
使用場景
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語境,如描述外交關系、人物品性等。例如《史記·季布列傳》中,季布因受禮遇而表現出“款順”,體現其知恩守禮的性格()。
-
古籍例證
- 《北史》記載邊疆地區“鹹來款順”,指各部族歸附;
- 範仲淹《謝轉給事中移知鄧州表》用“羌戎之款順”表達邊疆安定()。
-
總結
該詞兼具政治歸附與個人修養的雙重内涵,需結合語境理解。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或文學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順(kuǎn shùn)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款”和“順”兩個部分。它的部首是“欠”(qiàn)和“頁”(yè),筆畫總數為10。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發展的時期。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款順使用的是繁體字形。繁體字形是漢字的舊體字形,相對于現代簡化字形而言,形狀更為複雜。款順在繁體中的寫法是「款順」。繁體字形在港澳台以及部分華人社群中仍然在使用。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并不完全一緻,尤其是在不同的朝代中有着不同的寫法。據古代漢字研究學者的推測,款順在曆史上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款順的例句:
1. 這種硬币的邊緣非常的款順。
2. 他的行為舉止一直都很款順。
以下是一些由款順組成的詞語:
1. 順根(shùn gēn):順着根部生長;比喻跟着源頭、基礎進行發展。
2. 從款(cóng kuàn):即從底款,指制作字畫時所寫的簽名或印章。
3. 順心(shùn xīn):事情和自己的心意或者他人的心願一緻。
以下是一些與款順相近義的詞語:
1. 順利(shùn lì):事情進行得很順暢、沒有困難。
2. 順從(shùn cóng):聽從别人的意見或者規定,沒有抵抗。
以下是一些與款順相反義的詞語:
1. 不順(bù shùn):事情進行得困難、不順暢。
2. 反抗(fǎn kàng):對抗、抵抗。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了款順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以及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