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名。又稱玄鶴。喙、頸和跗蹠都長。體羽呈灰色,頸下黑色。尾羽可作飾品。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灰鶴大如鶴,通身灰慘色,去頂二寸許,毛始丹,及頸之半,亦能鳴舞。”
灰鶴(學名:Grus grus)是一種大型涉禽,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特征
形态特征
體長100-120厘米,體重3-5.5千克,全身羽毛以灰色為主,頭頂裸露皮膚呈鮮紅色,眼後至頸側有白色縱帶,腳為灰黑色。幼鳥體羽偏灰白色,頭部褐色。
别名與文化象征
又稱千歲鶴、玄鶴、番薯鶴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長壽的象征。
二、生态習性
栖息與食性
主要栖息于開闊平原、沼澤、湖泊及農田地帶,以植物根莖、種子為主食,兼食昆蟲、蛙類等小型動物。
遷徙行為
遷徙時夜間飛行,速度通常60-70千米/小時,最快可達120千米/小時,越冬地包括中國山西、貴州等地,集群規模可達數千隻。
三、分布與保護
地理分布
繁殖于歐亞大陸,越冬範圍覆蓋非洲東北部、中國南部等地,中國境内越冬數量約6000隻。
保護級别
被列為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四、特殊習性
後趾高位無法抓握樹枝,因此無法栖息于樹上。繁殖期會進行複雜的鳴叫和舞蹈求偶行為。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鳥類學專著或權威保護機構資料。
《灰鶴》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對這個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的介紹。
拆分這個詞的部首是“鳥”和“隹”。其中,“鳥”是鳥類的意思,表示一類動物;“隹”是一個獨立的部首,沒有特定的意義。根據部首的位置和筆畫數計算,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1畫。
《灰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回車駕言》中。在古代,灰鶴是一種常見的鳥類,被人們視作祥瑞之物。後來,這個詞逐漸被用來形容人們思念故鄉或追求自由的心情。
在繁體字中,灰鶴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一緻,隻是字形稍有差異。
在古代書法中,灰鶴的字形可能有所差異。然而,由于古代文獻的保存不完整,我們無法确切得知灰鶴在古代的漢字寫法。
1. 他思鄉的心情如同一隻孤獨的灰鶴,在蒼茫的天空中飛翔。
2. 灰鶴自由自在地翺翔于藍天白雲之間,給人一種甯靜和祥和的感覺。
灰鶴沒有常見的組詞。
白鶴、蒼鶴。
黑鶴、五彩斑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