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人知命"是一個富有哲學意蘊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通達事理、洞明時勢的人能夠知曉并順應天命或自然規律。以下從詞典釋義、内涵解析及權威引用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達人”
指通曉事理、明達智慧之人。《漢語大詞典》釋“達”為“通曉,明白”,“達人”即智慧超群、心胸豁達的賢者。這類人具備洞察世事本質的能力,不拘泥于眼前得失。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達"字條目釋義。
“知命”
源于儒家“知天命”思想,指認知自然規律與人生際遇的必然性。《古代漢語詞典》釋“命”為“天命、命運”,強調對客觀規律的敬畏與順應,而非消極認命。
來源參考: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命"字條目釋義。
通達與豁達的辯證統一
“達人”的智慧在于突破認知局限,理解事物發展的内在邏輯;“知命”則體現對人力不可控因素的坦然接納。二者結合,形成一種積極順應而非被動屈從的人生态度。
來源參考: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對儒家天命觀的論述。
傳統文化中的實踐智慧
該成語濃縮了儒家“盡人事,聽天命”與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精髓。如《周易·系辭》所言:“樂天知命,故不憂”,強調在認清規律後保持豁達心境。
來源參考:
《周易·系辭上》原文及黃壽祺《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注解。
在當代社會,“達人知命”可解讀為:
《滕王閣序》名句:“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王勃以此表達智者對際遇的清醒認知(見《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指出:“知命者非委運,乃知宇宙之有其限,而于此限中盡其可能”,闡釋了積極順應天命的内涵(九州出版社,2012年)。
(注:因知識庫限制未提供網頁鍊接,上述引用書籍均為學界公認權威版本,可于圖書館或學術平台檢索原文。)
“達人知命”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延伸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滕王閣序》原文或相關哲學思想,可參考、3、4的文學出處。
報修寶置卑畜閉籴不落手钗裙澄滄川資垂死掙紮初景彈兌疊興凡枝分割封口覆姓供通灌醉何勿荷紫畫橋回向文夾廁奸蠧焦眉苦臉絞缬接二連三金石絲竹唧嗾卷罵快攻攔關褴褛筚路老小僚采列民龍拜盧家毛舉南北省納下紐約[市]旁敲側擊旁文剩義峭絶權掩熱得快升黜升第侍班碩量歲律撻市童蒙脫缰之馬晚晴無敵天下想慕邪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