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冷節的意思、冷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冷節的解釋

寒食節。在清明前一日。 王谟 輯本 漢 崔寔 《四民月令》:“ 齊 人呼寒食為冷節。以麯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 唐 韓偓 《寒食日沙縣雨中看薔薇》詩:“何處遇薔薇,殊鄉冷節時。” 宋 王禹偁 《清明日獨酌》詩:“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 清 黃景仁 《摸魚兒·寒食漫興》詞:“夢驚回,今朝冷節,天陰難得窗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冷節"是漢語中對"寒食節"的别稱,源自古代禁火冷食的習俗。該節日在冬至後第105天,即清明前一兩日,主要習俗包括禁煙火、吃冷食、祭掃等。其起源可追溯至周代"改火"制度,《周禮·秋官》記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國中",後逐漸與介子推傳說結合,形成固定節俗。唐代詩人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印證了該節日在唐宋時期的盛行。冷食包含預先制作的青團、子推燕等,體現古人順應自然時序的養生觀念。《荊楚歲時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現代民俗中,冷節逐漸與清明節融合,成為中華慎終追遠文化的重要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

“冷節”有兩種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指寒冷的季節,特指冬天。由“冷”(寒冷)和“節”(時節)組成,用于描述冬季的寒冷氣候或景象。
使用場景:常見于天氣描述、文學作品或日常對話中,如“冷節已至,萬物沉寂”。

二、作為傳統節日的别稱

指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日(古代寒食禁火,需食冷食,故稱“冷節”)。例如:

補充說明

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描述氣候多指冬季;若涉及傳統節日或古籍引用,則指寒食節。兩種含義均具有曆史淵源,但現代使用中“寒食節”的别稱更為少見。

别人正在浏覽...

奧蘭扮鬼臉半紙剝剽備警畢究秉性長江三角洲倡排鸱枭饬知傳頌畜群爨下音答帶鵰剿滴修都速豆稭反俘飯庫風標鳳胏麟脯風態富侈富豔鼓半古律國庫券姑翁故我撼搖橫理宏邈椒花雨借吉經據捄荒科醵空夐料計璘玢娘胎朋愛飄萍斷梗搶行千廬清角欽念容城侯柔節市府屍官食口釋流壽面蜀葵私獨素食歎佛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