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凄厲鳴叫。 晉 潘嶽 《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鴈飄飄而南飛。”
(2).謂于清冷環境中長吟。 唐 方幹 《題桐廬謝逸人江居》詩:“湖邊倚杖寒吟苦,石上橫琴夜醉多。”
“寒吟”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文雅的書面用語,其含義可從字面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核心詞義解析
字面義:指在寒冷環境中的低聲吟誦或歎息。
引申義:多用于文學語境,表達三種情感維度:
二、語源與意象發展 該詞屬“寒+X”構詞範式(如寒蟬、寒砧),最早見于唐宋詩詞:
三、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多見于:
注:因該詞屬專業文學詞彙,暫未發現可直接引用的權威網絡詞典釋義。上述解析綜合《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43207352)語素分析及《全唐詩》《宋詩鑒賞辭典》中的用例歸納,建議通過“中華古籍庫”或“國學大師”平台驗證原始文獻。
“寒吟”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án yí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凄厲鳴叫
指動物(如蟬、雁等)在寒冷環境中發出的悲切聲音。
例:晉代潘嶽《秋興賦》中“蟬嘒嘒而寒吟兮,鴈飄飄而南飛”,描寫秋日蟬鳴的凄涼。
清冷環境中長吟
形容人在寒冷孤寂的環境下吟詩或低語。
例:唐代方幹《題桐廬謝逸人江居》中“湖邊倚杖寒吟苦,石上橫琴夜醉多”,表現隱士在冷寂中的苦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秋興賦》《題桐廬謝逸人江居》等文獻。
哀識安公子白衣蒼狗褒善貶惡備誡彪列財殚力竭冊對插足稱職蟲蠹傳花爨龍顔碑黨惡佑奸倒地登徒雕鸷獨當凡底蜚梁飛羉覆誕輻線果切恨怅和喜黃雨畫圈澗溪毛交格膠轕蛟爐雞化警嚴快語侉子濫侈狼狽兩都令準冥緬乃心王室納錫千裡逢迎千岩競秀奇幻其樂融融棄天齲齒笑染素傷寒上腴閃婚涉難束躬碎雜太宰頹敗五量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