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不離地而跳。表示悲痛之極。爵,通“ 雀 ”。《禮記·問喪》:“婦人不宜袒,故發胸擊心爵踴,殷殷田田,如壞牆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孔穎達 疏:“爵踴,似爵之跳也,其足不離於地也。”
“爵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指“足不離地而跳”,表示極度悲痛時的動作。其中“爵”通假“雀”,形容跳躍時像鳥雀般輕觸地面,雙足不離開地面。
出處與背景
該詞源自《禮記·問喪》,原文提到:“婦人不宜袒,故發胸擊心爵踴,殷殷田田,如壞牆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孔穎達在注疏中解釋:“爵踴,似爵(雀)之跳也,其足不離於地也。”。這反映了古代喪禮中女性因禮儀限制,以特定動作表達哀痛。
文化關聯
屬于古代喪葬禮儀的一部分,與“擗踴”(捶胸頓足)等行為類似,但動作更内斂,符合傳統對女性舉止的規範。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jué yǒng,屬聯合式合成詞,通過“雀”的比喻強化動作特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原文或禮儀細節,可參考《禮記》及漢代注疏文獻。
《爵踴》(jué yǒ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一種尊貴的舞蹈。下面将具體介紹它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以及一些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爵踴》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爻”和“足”,其中“爻”表示卦象的變動,而“足”表示腳步。它的總體筆畫為12畫。
《爵踴》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音樂舞蹈文化。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爵踴」。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關于《爵踴》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但整體含義和現代漢字相同。
1. 他以優雅的姿态開始了一支精彩的爵踴。
2. 這個舞團的爵踴表演充滿了熱情和力量。
3. 我們在舞會上一起跳起了歡快的爵踴。
一些與《爵踴》相關的組詞有:
1. 爵士樂
2. 舞蹈
3. 音樂
4. 舞台
5. 表演者
與《爵踴》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舞曲
2. 舞步
3. 跳舞
4. 舞蹈
5. 舞台表演
與《爵踴》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靜止
2. 安靜
3. 止步不前
4. 靜态
5. 定格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了解了《爵踴》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