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跳虎卧的意思、龍跳虎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跳虎卧的解釋

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語本 張彥遠 《法書要錄》引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書評》:“ 蕭思話 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卧鳳閣。”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四:“ 香雪 《蘭陵王》一闕,句句從對面寫來,直至結處雲:‘這般情景,怎教我,不念著。’一筆叫醒,戛然而止,用筆亦有龍跳虎卧之奇。”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取隋》:“ 裴鏡民 勻粹秀整,态度安和; 靈慶池 則有騰擲之勢,略見龍跳虎卧氣象,尤為妙品。”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異日者龍跳虎卧,磨崖 崑崙 之巔,波湧雲垂,張樂 洞庭 之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跳虎卧”是一個形容書法或文筆的成語,指筆勢既靈動跳躍又沉穩有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由兩部分構成:

二者結合,既贊書法剛柔并濟,也用于形容文風雄健且富于變化。


二、出處與曆史背景

最早見于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對蕭思話書法的評價:“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卧鳳閣”。後成為書法評論的經典用語,常見于古籍對書法、文章的贊譽。


三、象征意義


四、應用領域

  1. 書法:用于評價行草等書體的筆勢,如唐代張旭、懷素的狂草即被贊有“龍跳虎卧”氣象。
  2. 文學:形容文章結構跌宕起伏、語言雄渾有力,如韓愈、蘇轼的部分作品。

五、近義詞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用法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古今書評》等書法理論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跳虎卧

《龍跳虎卧》是一個成語,意為形容非常勇猛、威武雄壯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跳虎卧》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龍”字的部首是龍(用mid替代),總筆畫16畫;“跳”字的部首是足,總筆畫13畫;“虎”字的部首是虍,總筆畫8畫;“卧”字的部首是卩,總筆畫5畫。

來源:

《龍跳虎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司馬相如的《封禅書》中。形容秦始皇巡遊帝國山河,威風凜凜,威嚴無比。

繁體:

《龍跳虎卧》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龍跳虎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龍跳虎卧」是用篆書或者隸書寫法。篆書是中國最早的字體之一,筆畫結構簡練,線條方正;而隸書則是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字體,線條流暢有力。

例句:

這個拳擊手的拳法威猛決絕,打出的每一拳都像是龍跳虎卧。

組詞:

龍飛鳳舞、虎嘯龍吟、龍騰虎躍、虎口拔牙。

近義詞:

龍猛虎猛、雷厲風行。

反義詞:

龜縮狗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