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闳卓的意思、闳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闳卓的解釋

高遠。 明 楊慎 《王逸少經濟》:“ 王逸少 其在 東晉 時,蓋 溫太真 , 蔡謨 、 謝安石 一等人也。直以抗懷物外,不為人役,故功名成就無一可言;而其操履識見,議論閎卓,當世亦少其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闳卓”是一個由“闳”和“卓”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闳卓”意為高遠、宏大而傑出,常用來形容人的見識、才能或事物的格局非凡。例如明代楊慎曾用“議論闳卓”評價王羲之的見解高遠超群()。

二、字源解析

  1. 闳:本義指門戶高大,引申為寬廣、宏大,如“闳議”指博大的議論。
  2. 卓:原指高而直,後多形容高超、卓越,如“卓見”指獨到見解()。

三、用法特點 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強調格局與深度的結合。如形容作品思想深邃且視野開闊,或人物既有廣博胸襟又有卓越成就()。

四、古籍例證 《王逸少經濟》中“操履識見,議論闳卓”一句,即通過該詞凸顯王羲之(字逸少)的遠見卓識()。

提示: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現代語境分析,可參考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闳卓》這個詞的意思

《闳卓》(hóng zhuó)是一個名詞,意思是指人物的才華盛大、卓越出衆,以及其識見眼光遠大,預見未來的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闳卓》的偏旁部首為“門”和“卩”,在《康熙字典》中屬于“門”部的一字,總筆畫數為19畫。

來源

《闳卓》一詞最早出自《詩經·邶風·闳》:“執競溫良,依于幽陵,巧言如簧。《闳卓》如冰。”這裡形容了人物才智高超,善辯擅談,如同溫文爾雅的賢人。後來,《闳卓》逐漸發展為一個代指人物才華卓越的詞彙。

繁體

《闳卓》的繁體字為「閎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多有變化,《闳卓》也不例外。在古時候的寫法中,常見的變體有「閎」字的「門」部換成「門」旁,以及「卩」字的「攵」部換成「丨」部橫折鈎形。

例句

1. 他擁有闳卓的智慧和卓越的領導能力。

2. 這位作家筆下的人物形象十分闳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組詞

闳卓天賦、闳卓才情、闳卓見識、闳卓智慧

近義詞

傑出、卓越、高才

反義詞

平凡、普通、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