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擊楫的意思、擊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擊楫的解釋

亦作“ 擊檝 ”。指 晉 祖逖 統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擊船槳,立誓收複中原的故事。後亦用為頌揚收複失地統一國家的壯志之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詞:“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 清 顧炎武 《京口即事》詩之一:“ 祖生 多意氣,擊楫飛中流。” 清 徐釚 《晚發京口》詩:“已從擊楫悲荒壘,更想沉舟聽鼓鼙。”參見“ 擊楫中流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擊楫”一詞源于曆史典故,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面意義
    “擊”指敲打,“楫”即船槳,字面意為敲擊船槳。古代行船時,通過擊槳可調節節奏或表達情緒。

  2. 曆史典故
    典出《晉書·祖逖傳》:東晉名将祖逖率軍北伐,船至長江中流時,他擊打船槳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以此明志收複中原故土。

  3. 象征意義
    後演變為成語“擊楫中流”,比喻慷慨激昂的報國壯志,或矢志不渝完成使命的決心。如清代顧炎武詩句“祖生多意氣,擊楫飛中流”即用此典。

  4. 文學引用
    曆代文人常用此典表達家國情懷,如宋代張孝祥“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元代戴良“祖逖念時空擊檝”等。

該詞在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曆史評述或文學創作,用以贊頌忠貞氣節與奮鬥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标題:h2>《擊楫》的意思<标題結束:h2>

《擊楫》這個詞是指用力把船槳擊打水面,用以推動船隻行進。

<大标題:h2>拆分部首和筆畫<标題結束:h2>

《擊楫》這個詞的部首是“打”,筆畫數為14。

<大标題:h2>來源<标題結束:h2>

《擊楫》一詞最早見于《古文觀止》中的《北山移文上集定中草》。根據字面意思,擊楫用來形容劃船者用力擺動槳實現船隻推進的情景。

<大标題:h2>繁體<标題結束:h2>

《擊楫》的繁體字為「擊楫」。

<大标題:h2>古時候漢字寫法<标題結束:h2>

在古代,擊楫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擊楫」,其中的“擊”字部分寫作「擊」,表示用力擊打;“楫”字部分寫作「楫」,表示船槳。

<大标題:h2>例句<标題結束:h2>

1. 我站在船頭,用力擊楫,駕駛船隻向前駛去。

2. 舞台上的舞者像擊楫推進的船隻一樣矯健而有力。

<大标題:h2>組詞<标題結束:h2>

擊船、劃楫、搖楫、劈楫。

<大标題:h2>近義詞<标題結束:h2>

劃槳、擺槳、震槳。

<大标題:h2>反義詞<标題結束:h2>

停船、抛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