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刀砺的意思、刀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刀砺的解釋

(1).小刀和磨刀石。古人或少數民族隨身攜帶的日用品。《禮記·内則》:“子事父母……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 鄭玄 注:“刀礪,小刀及礪礱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予至胡庭日,新雨過,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無所霑。帶衣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

(2).專指磨刀石。《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那磨刀石便叫作‘刀礪’,伺候公婆吃飯磨刀片肉用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刀砺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深度的複合詞,由“刀”與“砺”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磨刀石,亦引申為砥砺意志或行為的象征。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内涵及權威來源分述:


一、字義溯源與基本釋義

  1. “砺”的本義

    “砺”在《說文解字》中釋為“䃺石也”,即磨刀石。《玉篇·石部》進一步明确:“砺,磨石也。”印證其作為打磨工具的實物屬性。

  2. “刀砺”的合成詞義

    二字結合後,“刀砺”直指用于磨刀的石頭。如《康熙字典》引《釋名》:“砺,磨也,刀鋒所賴以為利也”,強調其功能性。在軍事語境中,刀砺是古代士卒隨身攜帶的必備品,如《吳子·治兵》載:“膏锏有馀,刀砺無缺”,體現其戰備意義。


二、文化引申與象征意義

  1. 精神砥砺的隱喻

    古代文獻常以“砥砺”比喻修身或磨練意志。如《禮記·儒行》言:“砥厲廉隅”,孔穎達疏:“砥為砺石,磨砺使高尚”。此處“刀砺”雖未直接出現,但其核心字“砺”已承載道德修養的象征。

  2. 堅韌品格的意象

    刀砺需堅硬方能磨利刀刃,故被賦予“剛毅”“不屈”的文化意象。如《荀子·勸學》雲:“金就砺則利”,以磨刀石喻學習積累之功。


三、現代研究與權威佐證

  1. 考古實物印證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戰國時期石質磨刀器(編號G.469),形制與文獻記載的刀砺吻合,佐證其曆史實物形态。

  2. 語言學考據

    李圃《古文字釋要》指出:“甲骨文中‘砺’象手持石磨刃之形”,揭示其造字本源與刀器的密切關聯。

  3. 非遺傳承中的活态應用

    傳統刀劍鍛造技藝(如龍泉寶劍)仍沿用天然砂岩作砺石,其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印證“刀砺”的實用延續性。


結論:刀砺既是古代磨砺兵刃的實用工具,亦升華為人文精神中的磨煉象征。其釋義根植于字源考據與文化隱喻,在曆史文獻、考古發現及非遺實踐中均具權威佐證。

網絡擴展解釋

“刀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小刀與磨刀石的組合
    指古人或少數民族隨身攜帶的日常工具,包含小刀和磨刀石兩種物品。例如《禮記·内則》記載,子女侍奉父母時需佩戴“刀砺”等物品。

  2. 專指磨刀石
    在特定語境下,“刀砺”僅指磨刀石。如《兒女英雄傳》提到“刀砺”是用于磨刀片肉的磨刀石。

二、文獻例證

三、用途與文化背景

刀砺作為隨身工具,既用于日常切割、修整器物,也體現古代禮儀規範,如侍奉長輩時的禮節要求。部分少數民族(如胡人)将其與弓劍、算囊等一同佩戴,反映遊牧生活需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禮記》《兒女英雄傳》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鹌鹑馉饳兒罷壘傍貫槎枒仇池盜資等比級數鼎鋸丁泠斷奏對敭二形惡少非沮浮迹浪蹤榦河告譴關餘規格歸心如箭顧影慚形旱煙盒帶花骨頭幻影江蘇省假勢解恨金瑣碎輯綏棘庭拘催句斟字酌考擊空有括囊樂融融樂事菱芰漭滄駡坐砰磕普門遷令錢癖洽聞青檮青山翠竹球體膳食射影含沙世曆書評聽選辋口位次見世報銷曠消路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