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洽聞的意思、洽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洽聞的解釋

多聞博識。《史記·儒林列傳》:“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興禮,以為天下先。”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鄭玄 殫見,覽萬卷之八千; 班固 洽聞,涉五經之四部。”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一篇:“﹝ 洪邁 ﹞在朝敢於讜言,又廣見洽聞,多所著述,考訂辨證,并越常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洽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多聞博識,形容人知識廣博、見聞豐富。該詞常用于書面語,強調學識的全面性和廣泛性,如“博學洽聞”“殚見洽聞”等表達。

  2. 發音與詞源

    • 拼音為qià wén,部分文獻中标注了又音“xiá wén”,但現代标準讀音以“qià”為主。
    • 詞源可追溯至古代典籍,如《史記·儒林列傳》中已有使用,唐代楊炯、近現代魯迅的作品中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3. 用法與例句

    • 多用于形容人的學識或談論能力,如:“慶胤博識洽聞,善于談論”(《查字典》例句)。
    • 常與“博學”“殚見”等詞搭配,增強表達效果,例如:“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例句)。
  4. 近義與關聯詞
    近義詞包括“博學”“廣識”“博古通今”等,反義詞則如“孤陋寡聞”。需注意語境差異,如“洽聞”更側重見聞的廣泛性,而非單一領域的深度。

  5. 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學、曆史類文本或正式場合,日常口語中更常用“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等替代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洽聞》的意思

《洽聞》是一個成語,指的是相互詢問、探聽消息。洽,意為商量、商議;聞,意為聽。因此,《洽聞》的字面意思就是商量、商議時的相互問詢與聽取對方消息的意思。

《洽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洽聞》的拆分部首是“水”和“門”,分别表示水和門,是一個動詞。它的拼音是qià wén。《洽聞》總共有14個筆畫。

《洽聞》的來源

《洽聞》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該書是戰國時期的史書,記載了齊國君主的言行。成語中的“洽”是正音,是齊國國君洽的音。後來,《洽聞》逐漸被用來指商讨、探詢事情。

《洽聞》的繁體

《洽聞》的繁體字為「洽聞」。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欽定的字書《康熙字典》中的記載,古時候《洽聞》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現代漢字的形狀。

《洽聞》的例句

1. 在會議上,大家洽聞對方的意見後決定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2. 他們之間常常洽聞消息,互相交流最新的情況。

《洽聞》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了解洽聞、商洽聞名、洽聞往來。

近義詞:詢問、探聽、打聽。

反義詞:秘密、隱瞞、不言而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