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蘇省的意思、江蘇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蘇省的解釋

簡稱“蘇”。在中國東部,長江、淮河下遊,東臨黃海。面積105萬平方千米。人口6868多萬(1995年),密度居各省區之首。清初置江南省,後分置江蘇省。省會南京。全境絕大部分為平原。水域遼闊,河網稠密,有太湖、洪澤湖等大湖。大部分為亞6*熱帶濕潤區。工業總産值居全國首位。主要有機械制造、輕紡和化學工業。農業發達,主産稻谷、小麥、棉花和油菜籽。桑蠶繭和淡水漁業産量居全國前列。内河運輸量全國第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江蘇省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江蘇省是中國東部沿海的重要省級行政區,其名稱和内涵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名稱由來與曆史沿革

• 名稱源自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拆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當時取江甯府(今南京)之"江"和蘇州府之"蘇"組合得名。 • 建省後行政名稱曾為"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的簡稱。

二、地理特征

• 位于北緯30°45′~35°08′,東經116°21′~121°56′,東臨黃海,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總面積10.72萬平方公裡。 • 地貌以平原為主(占比87%),水域面積占16.9%,擁有太湖、洪澤湖等大型湖泊,是全國唯一兼具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

三、人口與經濟

• 截至2023年底常住人口8526萬,人口密度居全國首位。 • 經濟總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工業總産值長期保持首位,主導産業包括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紡織化工等。

四、文化特色

• 融合吳文化(蘇錫常)、金陵文化(南京)、淮揚文化(揚州、淮安)、楚漢文化(徐州)四大文化體系。 • 曆史上孕育了"江南文化"的典型特征,明清時期蘇州、松江等地已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五、其他顯著特征

• 教育發達:擁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11所"雙一流"高校。 • 交通優勢:内河運輸量全國第一,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長江黃金水道橫穿東西。

注:以上數據綜合自江蘇省政府權威發布平台及曆史文獻,如需更詳細信息可查閱《江蘇省情》官方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江蘇省》這個詞的意思

《江蘇省》是指中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域,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江蘇省省會是南京市,省轄13個地級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江蘇省》這個詞的部首是水(氵)和工(⼯),拆分後的筆畫數目是8畫。

來源

《江蘇省》這個名稱是由江河以及所處行政級别的“省”二字組成的。

繁體

《江蘇省》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江蘇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古時候《江蘇省》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我今年暑假打算去江蘇省旅遊。

2. 江蘇省是中國的經濟強省之一。

3. 江蘇省的土地肥沃,農業發展很快。

組詞

江河、蘇州、省會、行政區域、地級市。

近義詞

蘇南、江南。

反義詞

非江蘇省、外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