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綏的意思、輯綏的詳細解釋
輯綏的解釋
安撫。《新唐書·李承傳》:“ 希烈 不能屈,遂大掠去, 襄 漢 蕩然。 承 輯綏撫安之,居一年,闔境完復。” 宋 蘇轍 《謝賜對衣金帶鞍馬狀》之一:“此蓋伏遇皇帝陛下,輯綏多士,收攬成功。”
詞語分解
- 輯的解釋 輯 (輯) í 聚集,特指聚集材料編書:輯錄。輯要。輯逸。編輯。纂輯。 聚集很多材料而成的書刊:叢書第一輯。 和,和睦:輯睦。 斂,拖着不便脫落。 古同“緝”,連綴。 古代稱協調駕車的衆馬。 筆畫數
- 綏的解釋 綏 (綏) í 安撫:綏撫。綏遠。綏集(安撫和籠絡)。綏靖(安撫使平靜)。 安好:順頌台綏(舊時書信用語)。 古代指登車時手挽的索。 古代的旌旗和旒。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輯綏是古漢語中的合成詞,需拆解單字釋義并結合文獻用例理解:
一、單字溯源
-
輯(jí)
- 本義為“協調、安定”。《說文解字》釋:“輯,車和輯也”,引申為聚合、和睦。如《詩經·大雅·闆》雲:“辭之輯矣,民之洽矣”,指言辭和睦則民心融洽。
-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
綏(suí)
- 本義指“登車時拉手的繩索”,後衍生為“安撫、安定”。《爾雅·釋诂》注:“綏,安也。”如《尚書·盤庚》載:“綏爰有衆”,意為安撫民衆。
-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二、合成詞釋義
“輯綏”為同義複合詞,意為通過調和手段使事物安定、歸順,強調以和平方式達成秩序。典型用例見于《尚書·周書·康诰》:“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時怙冒,聞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誕受厥命,越厥邦厥民。惟時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茲東土。”其中“輯綏”隱含于周文王以德政安撫邦國的叙事邏輯中。
三、應用示例
《明史·外國傳》載:“朝廷以恩信輯綏四方”,指通過恩威并施的政策安定邊疆。此詞多用于描述政權對民衆或藩屬的懷柔治理,屬典雅的政論用語。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輯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其核心含義為安撫,強調通過治理或協調使局勢穩定。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釋義:指通過安撫、治理等手段使社會或地區恢複安定,常用于描述統治者或官員對民衆的懷柔政策。
- 示例:如《新唐書·李承傳》記載“承輯綏撫安之,居一年,阖境完復”,即李承通過安撫手段使動蕩後的地區恢複秩序。
2.字詞分解
- 輯:本義為“編輯、整理”,引申為“調和、治理”。
- 綏:原指“車上的繩索”,後衍生為“安撫、安定”,如“綏靖”一詞。
3.曆史用例
- 宋代蘇轍在《謝賜對衣金帶鞍馬狀》中寫道:“輯綏多士,收攬成功”,指通過安撫人才以凝聚力量。
4.應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政治、軍事語境,現代使用較少,偶見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考據,可參考漢典及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貧敗國亡家飽咯辨理不自量力操之過急暢行無礙鋤地吹齑捶胸頓足出言有章地域分工躲得和尚躲不得寺哆然惡趣風起水湧覆笭矸石亘隔鈎藤鬼胡延匦匣悍夫吼怒活撮火毬蠖屈螭盤疆封賤年嬌嗔金曲卮舊地重遊基音卷刃峻惡拘引克長冷怔連鴻鄰敵理智履水珠賣青内迫暖翠憑幾籤補強文假醋旗星曲眉豐頰山脅深切著白師法收簇稅警肆觐祧遷無撥無蹤無影賢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