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括囊的意思、括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括囊的解釋

(1).結紮袋口。亦喻緘口不言。《易·坤》:“括囊,無咎無譽。” 孔穎達 疏:“括,結也;囊,所以貯物,以譬心藏知也。閉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世說新語·言語》“ 南郡 龐士元 聞 司馬德徽 在 潁川 ” 南朝 梁 劉孝标 注引《司馬徽别傳》:“知 劉表 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談議時人。” 宋 袁褧 《楓窗小牍》卷上:“天下無道,君子括囊不信,以避小人之禍,而猶或不免。”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蕉葉》:“僕屢欲辨駁,因憚主括囊。”

(2).猶囊括。包羅。《後漢書·鄭玄傳論》:“ 鄭玄 括囊大典,網羅衆家,删裁繁誣,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是以括囊雜體,功在銓别。”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然《國語》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遺者哉。” 清 薛福成 《論不勤遠略之誤》:“迨 元太祖 括囊 俄羅斯 ,席捲五 印度 ,餘威振於 歐羅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括囊”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來源綜合說明:

一、基本釋義

  1. 緘口不言

    • 字面指“結紮袋口”,比喻人謹慎不言、不輕易發表意見。
    • 出自《易經·坤卦》:“括囊,無咎無譽。”孔穎達疏:“閉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
    • 如漢代王符《潛夫論》用“括囊共默”形容智者保持沉默。
  2. 囊括、包羅

    • 指廣泛包容或彙總事物,如《後漢書》稱贊鄭玄“括囊大典,網羅衆家”,形容其學術集大成。

二、出處與擴展

  1. 經典文獻中的用例

    • 《文心雕龍》以“括囊雜體”說明文體分類需甄别取舍。
    • 唐代劉知幾《史通》用“括囊靡遺”強調史書應全面記載。
  2. 不同語境下的差異

    • 在政治語境中,多指避禍的謹慎态度(如《世說新語》相關典故);
    • 在學術語境中,則側重包羅萬象的能力(如《後漢書》對鄭玄的評價)。

三、現代用法舉例

  1. 造句示範

    • 形容沉默:“他面對争議選擇括囊,不置一詞。”
    • 形容彙總:“這份報告括囊了行業十年來的數據。”
  2. 注意點

    • 作“緘默”義時含保守色彩,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
    • 作“包羅”義時常見于書面語,如學術或正式文本。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分析,可參考《易經》《後漢書》等文獻,或查詢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括囊》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括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将物品裝入囊中。它可以用作動詞,表示将物品收納、封裝或包裹起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括囊》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手,它共由10個筆畫組成。

來源

《括囊》是從古代漢字演變而來的。它的字形結構由手部與囊部組合而成,形象地描繪了一隻手将物品裝入囊中的情景。

繁體

繁體字《括囊》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特别的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括囊》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我将所有的鑰匙都括囊起來,以免丢失。

2. 他用紙巾括囊住鼻子,以免聞到不好的氣味。

組詞

括囊并不常見作為一個部分參與組詞,但可以與其他詞搭配使用,如“括囊包裹”、“括囊收納”等。

近義詞

與《括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裝入、塞入、封裝等。

反義詞

與《括囊》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倒出、倒掉、取出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