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資的意思、盜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資的解釋

(1).盜賊的憑借。 唐 元結 《辯惑上》:“豈有冠冕軒車、佩符持節取先王典禮以為盜具,将天下法令而為盜資乎!”《明史·楊鶴傳》:“宣詔赦之,畀以官,處其衆四千餘人於 寧塞 ,使守備 吳弘器 護焉。 文煥 聞之,嘆曰:‘ 寧塞 之役,賊畏我而逃,今者賊僞降, 楊公 信之,借名城為盜資。’”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漢高帝》:“禍切剝牀,而求民不已,以自保其私,垂至其亡而為盜資,夫亦何樂有此哉!”

(2).盜寇的資財。《新唐書·薛讷傳》:“﹝ 杜賓客 ﹞議‘方暑,士負戈赢糧深讨,慮恐無功’, 姚元崇 亦持不可, 訥 獨曰:‘夏草薦茂,羔犢方息,不費饋饟,因盜資,振國威靈,不可失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盜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解析:

  1. 盜賊的憑借
    指盜賊所依賴的工具或利用的條件。例如,唐代元結在《辯惑上》中批判某些官員利用禮法制度作為“盜資”(),《明史·楊鶴傳》也提到叛軍假意投降後,借城池作為“盜資”()。

  2. 盜寇的資財
    指盜賊的財物或資源。《新唐書·薛讷傳》中記載,薛讷主張通過奪取盜賊的物資(“因盜資”)來補充軍需()。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辯惑上》《新唐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h2标籤):《盜資》的意思與來源 段落1(p标籤):《盜資》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指的是盜取資金或財産。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盜和資。下面分别介紹一下這兩個部分的部首和筆畫。 段落2(p标籤):從部首來看,盜這個字的部首是皿,表示與容器、飯食等有關的事物。資這個字的部首是貝,表示與財産、財富有關的事物。 段落3(p标籤):盜這個字總共有10個筆畫,資這個字總共有9個筆畫。 段落4(p标籤):《盜資》這個詞的來源和具體出處較難追溯,它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文字交流中逐漸形成和使用的。 段落5(p标籤):在繁體字中,盜資的寫法是「盜資」,部首和筆畫都與簡體字相似。 段落6(p标籤):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寫法有所差别,但是《盜資》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區别。 段落7(p标籤):以下是一個例句,用來更好地理解《盜資》這個詞:他因為盜資罪被判刑。 段落8(p标籤):一些與《盜資》相關的組詞有:盜竊、資金盜竊、財産失竊等。 段落9(p标籤):與《盜資》近義的詞語有:貪污、挪用、侵占等。 段落10(p标籤):與《盜資》反義或相對的詞語有:保護、維護、使用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