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據的意思、盜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據的解釋

割據;強占。《舊唐書·羅威傳》:“ 田承嗣 盜據 相 、 魏 、 澶 、 博 、 衛 、 貝 等六州。” 宋 王安石 《彰武軍節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狀》:“ 至道 中, 李繼遷 盜據 河西 銀 夏 等州。”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行鹽》:“ 元 末之 張士誠 以監徒而盜據 吳會 。” 楊笃生 《新湖南》第二篇:“ 湖南 者,吾輩之家室也,一旦為他人盜據,将托宿于何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盜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非法手段強行占據或割據某地。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構成:“盜”指盜竊、非法占有,“據”指占據、占有,合指通過不正當手段占據不屬于自己的領土或權力。該詞帶有明顯貶義,多用于描述曆史或政治中的非法割據行為。
    • 近義詞:割據、強占、竊據;反義詞:歸附、歸還、收複。
  2. 曆史用例

    • 唐代《舊唐書》記載田承嗣“盜據相、魏等六州”,宋代王安石提到李繼遷“盜據河西銀夏等州”,均指地方勢力非法占據領土。
    • 清代顧炎武《日知錄》中用此詞描述張士誠占據吳會,近代楊笃生《新湖南》以“盜據”比喻湖南被侵占。
  3. 使用特點
    該詞多用于文獻或曆史叙述,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書面化表達,常見于對古代割據政權或非法占領行為的批判性描述。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語境或近義詞差異,可參考曆史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據》是一種漢字詞彙,意思是指盜取他人的資料、數據或文件等。該詞可以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來解析。其中,部首為“⺦”(革),而完整的字形的總筆畫數為11畫。《盜據》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寫法,當時它被寫作“盜據”。在繁體字中,該詞被寫作「盜據」。以下是一個例句:“他被指控盜據公司内部文件。” 與《盜據》相關的組詞包括:盜取、數據、文件、資料等。類似意思的詞有:竊取、偷竊。與《盜據》相反的詞可以是誠實、守法等。 内容結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