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關于種植花木之類的書。 清 周亮工 《寄題南郭草堂》詩:“飲地遙商新酒伴,樹書時寄老園丁。”
"樹書"是由"樹"與"書"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詞典體系中具有雙重釋義:
一、典籍本義(《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 指古代刻寫在木牍或樹皮上的文獻載體形式。這種記載方式可追溯至商代"削牍為契"制度,甲骨文中的"冊"字即象形于編連木牍的形态。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書,箸也。從聿者聲",注疏家段玉裁解"箸"為"明著竹帛謂之書"。
二、引申新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現代漢語中衍生出三重引申義:
該詞的語義演變印證了漢語詞彙"因物喻義"的造字規律(王甯《漢字構形學導論》),其古今義項共同構成完整的語義場。專業研究建議參考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及北京大學CCL語料庫的曆時語料分析。
“樹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ù shū,其含義需根據上下文和來源綜合判斷:
指關于種植花木的書籍。該解釋見于清代周亮工的詩句“樹書時寄老園丁”,說明其用法與園藝知識相關,常用于描述古代農書或園林技術類著作。
部分網絡詞典提到“樹書”作為成語時,可能被解釋為寫字、讀書或學習活動,強調通過書籍提升自我。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與現代網絡誤傳相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農書類文獻。
北韻本祖草滿囹圄城塹車仆大力丸誕僻誕哲搭子登紀冬年節都録斷指碓臼掇録獨陽芳年凡鐵飛草拂明撫摩付與幹澇根除宮墨鬼影昏祲假慈悲濺裙輯褫解煞禁步盡氣儁髦連交蓮實聊勝一籌流沔憫憐賠補菩薩潛卻乾縮清吹拳擊勸來騷擾盛美市官首原松鼯酸醋探檢譚藝偎慵堕懶無出其右先系閑牙磕脅息西風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