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悃款。真誠。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寵禮》:“ 周太祖 時, 李穀 以病臂未愈,三表辭位…… 穀 見﹝帝﹞于 金祥殿 ,面陳款悃,帝不許。” 明 張居正 《三辭恩命疏》:“竊有款悃之愚,敢終為皇上陳之。”
“款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uǎn kǔn,屬于古文或書面語用法,現代較為少見。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款:
悃: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字形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款悃(kuǎn kǔn)是一個漢字詞彙,由“款”和“悃”兩個字組成。下面将逐一介紹這兩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欠(qiàn);外筆畫:5;總筆畫:7
意思:指禮物或款待。
例句:他送了一份大禮物作為感謝的款。
部首:心(xīn);外筆畫:4;總筆畫:10
意思:指忠誠或真誠。
例句:他對朋友始終保持着悃的态度。
款悃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典籍《尚書》。在這部經典中,款悃被用來形容人們對待國家、國君以及與人交往的态度。
繁體字“款”和“悃”均保留了同樣的形狀和意思,隻是書寫方式稍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款和悃在古代寫法上的變化不大,整體結構和意義保持相似。
款包括組詞:款待、款項、小費。
悃包括組詞:忠悃、真悃、悃雜。
款的近義詞:待遇、招待、饋贈。
悃的近義詞:忠誠、真誠、真心。
款的反義詞:冷遇、拒絕、抵制。
悃的反義詞:背叛、虛僞、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