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琱镂的意思、琱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琱镂的解釋

雕刻。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藥;朽爛之材,不受琱鏤之飾。” 宋 洪邁 《夷堅支志戊·嘉州江中鏡》:“乃古銅鏡一枚,徑圓八寸許,亦有琱鏤琢尅,故不能識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琱镂"(讀音:diāo lòu)是漢語中表示精細雕刻工藝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古典文獻及現代詞典三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琱"同"雕",《說文解字·玉部》釋為"治玉也",特指玉石雕刻工藝,如《漢書·郊祀志》載"琱玉成器",強調材質加工過程。
  2. "镂"在《說文解字·金部》中解作"剛鐵可以刻镂",原指金屬雕刻,後擴展為穿透性雕刻技法,《荀子·勸學》"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用此義。

二、文獻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皇後紀》"琱镂钿飾,以金為階",描述宮廷建築裝飾工藝。宋代《集韻》将其定義為"刻镂文飾",明清《骈字類編》收錄為工藝類專有名詞。

三、現代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雕刻、刻镂",特指在金屬、玉石、木材等材質上施以繁複紋飾的工藝技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列為書面語詞彙,标注為"雕刻并裝飾"的複合動詞。

網絡擴展解釋

“琱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拼音為diāo lòu,意為雕刻,常見于古代文獻和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例證


3.相關延伸


4.總結

“琱镂”是古代對雕刻工藝的雅稱,既指具體的刻鑿技法,也用于比喻文辭修飾。其使用需結合語境,避免與同音詞混淆。若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抱樸子》《夷堅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隘角白冠厘纓白翰巴金被筩本服冰天雪窖不題長吉體暢行超脫沖爽闖突炊婦打關防倒軒分命偾興浮杯複又給使苟全性命寡兄規程詭辭貴勝傀卓蠱事紅旗箋詠碣館矜肆金梭捐賓客具爾抉搜劇子空慧賫旨磷光[現象]禮射六韬三略廟庭木闆鞋耐火磚派合撲朔乾始骞骧親家輕徙鳥舉蛆皮癯儒沈墜收方闼爾帷毂相勸小牢子徙道